央行總裁楊金龍今日上午發表對虛擬貨幣的最新看法。王立德攝
比特幣一度暴漲至2萬美元,帶動全球加密貨幣「掏金熱」,各國央行也受影響,研究以區塊鏈為首的分佈式分類帳技術(DLT),看是否能將技術應用在中央銀行發行貨幣上。而中央行銀行總裁楊金龍今日上午發表最新看法,對虛擬通貨取代法定貨幣「say no」,並認為虛擬通貨有7大死穴,導致無法獲得市場的普遍信任。
此7大死穴分別為1、貨幣供給無法調節;2、價格波動大;3、效率低;4、耗能;5、硬分叉導致虛擬通貨貶值;6、無求償管道;7、易被不法人士利用。
楊金龍分析,虛擬通貨的供給是依循事先決定的協定而來,無法依照市場需求,有彈性的調整供給。其次,因虛擬通貨價格不穩定,導致無法作為廣被接受的支付工具,但易成為投資炒作的標的。
第三,虛擬通貨在雙方交易後,須經特定時間被包入區塊,再經礦工驗證,導致系統每秒能處理的交易筆數非常有限,加上新增的區塊也有可能被否認(即所謂的軟分叉_,此等耗時且不具清算最終性的運作機制不具效力。
第四,虛擬通貨挖礦的過程耗電,估計全球挖礦所耗電力,約等於瑞士全國用電量;第五,因開發者複製比特幣的軟體後,加入一些新的特性,或調整演算參數,再以新名稱及新形式釋出,即可獲益。楊金龍說,此種硬分叉,如1618年德國硬幣「減邊」的翻版,當年德國爆發多年戰爭,政府對硬幣減邊籌措財源,民種群起效尤,引發劣幣驅逐良幣,導致貨幣大幅貶值、惡性通膨即嚴重的經濟危機。
第六,楊金龍提醒,虛擬通貨採去中心化發行,並非任何發行人或機構的負債,也沒有任何主管機關支持,如果面臨網路攻擊或遭受51%電腦算力的惡意礦工把持,使系統癱瘓,持有人將求償無門。
第七,虛擬通貨易被用於洗錢、資恐、逃稅、規避管制等用途,皆會打擊民眾的信任。
楊金龍說,貨幣最重要的機制就在於「信任」,否則紙鈔也不過是幾張花花綠綠的紙,硬幣也不過是一塊金屬,就是市場廣泛信任,所以成為貨幣。
不過楊金龍也認為,雖然虛擬通貨有相關問題,但支持運作的DLT技術卻是大有可為,具備發展潛力。楊金龍表示,國際上許多機構組成DLT聯盟,採用許可制的運作方式,由聯盟會員共同管理,並利用DLT去中心化的運作方式,探索具潛力的應用案例。
楊金龍認為,在交易過程中,涉及多方須即時掌握交易資訊,且無需中心化單位協調彼此運作過程的案例,可藉由許可制的DLT運作機制,完成文件標準化,訊息同步化與作業自動化。
舉例來說,「貿易融資」、「跨境支付」就是很適合的兩塊領域,楊金龍表示,貿易融資涉及出口商、海關、銀行等多個單位,作業多由人工、紙本方式處理,容易產生錯誤,並缺乏時效性及透明度;跨境支付則因作業程序耗時、成本高且缺乏透明度,採用DLT有發展潛力。(王立德/台北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