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如果投資者現在還抱著「買房就漲」的固有思維,難免會遭遇「套牢」風險。

  據新華社5月18日消息,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城市主體責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又對近三個月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累計漲幅較大的佛山、蘇州、大連、南寧四個城市進行了預警提示。

  住建部之所以發佈預警提示,與近期房價走勢密切相關。國家統計局5月16日發佈的2019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顯示,4月有67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3月為65個城市。其中,漲幅居首的城市是秦皇島,漲幅達1.8%;北上廣深漲幅分別為0.5%、0.3%、1.1%、0.4%。除秦皇島之外,廣州、昆明、西安、濟南、武漢、杭州、洛陽、重慶、北海的漲幅也超過1%。

  與此相伴的是,各種房市「小陽春」論調再度興起,關於「房價要大面積反彈」、「目前是否已是投資良機」的預期再度升溫,顯示市場情緒已出現微妙變化。

  近年來,國家已確立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走向,明確了房子的第一功能是為滿足廣大民眾的居住需求,通過增加土地供應量、推動「租售同權」以及適度加強交易環節調控等手段,來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環節,調控房地產價格合理運行。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再次提及「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內容,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形勢,重申宏觀調控整體方向不變,避免個別地區再次出現投機炒作現象。

  經過近兩年的調控,全國房地產市場終於進入到平穩運行態勢,成果來之不易。因此,在當下政策環境與市場環境的雙重作用下,全國大中城市房價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低。近期部分區域和城市開發商「拿地」熱度增加,主要是因為開發商基於今明兩年發展需要所做出的資源儲備之舉。各地日前也強化了對房地產市場的實時監控,如蘇州近期針對土地溢價率大幅走高現象,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補充意見》,對工業園區全域、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的新建商品住房實施「限售」,規定新房須取得房產證3年後方可轉讓;園區全域二手房須取得房產證5年後方可轉讓。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住建部對熱點城市的預警提示,已經在給市場釋放明確信號:希望大家對房地產市場保持理性,政府調控不會全面放鬆。各地會根據房地產形勢而適時調整相關政策,對確實存在「過熱」苗頭的城市,可能會通過調控加碼來為房市「降虛火」。中央近年來一直強調「一城一策」,就是賦予地方更多對房地產調控的自主權,可以根據房價走勢及市場心理的變化,隨時通過交易環節的入口(如購房者資格)和出口(利率槓桿、售賣期限等)實施管控,確保所在區域房地產市場的良性發展。

  因此,面對房市的「小陽春」論調,購房者仍需保持理性,冷眼看待。如果是出於改善型居住的剛需角度,可從生活實際所需出發介入房市,選擇合適的房子。但對於投資型乃至投機型需求而言,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前些年的持續暴漲后,價格仍處高位,潛在升值的空間已非常有限。

  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城市化戰略的推進,大量年輕人以向經濟發達的東部一二線城市流動為主,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區域分化趨勢將日趨明顯,類似鶴崗房地產市場出現的「白菜價」還可能會出現。如果投資者現在還抱著「買房就漲」的固有思維,而忽視房地產市場結構性調整、區域差異等深層次因素的影響,難免會遭遇「套牢」風險。

  □遠山(財經評論人)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90521/31360056.html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