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不婚不生、少子化,讓小坪數住宅無論是需求或接受度都升溫,加上鎖定單身者、小家庭等首購族群,搭配低總價、低自備方案,讓入門幾無限制,但能簽約買房,卻不見得能負擔房貸,即便沒被錢卡關,成屋後格局合不合用,又是另一道卡考驗。
從事金融業的陳先生(35歲),一年前購入總價1200萬、含車位的預售小宅,同樣使用建商貸款,今年交屋成功,月收入6萬以上的他雖無斷頭危機,但也悔不當初;因為光是建商、銀行貸款每月就要支付5萬元,現在常常一領薪水,沒幾天就開始吃泡麵。
此外,他透露當初看權狀28坪,認為夠住,沒想到實際交屋扣掉30%公設,實際室內坪數不到20坪,才驚覺「有夠小!」為了這間房,他焦頭爛額後悔不已,
主打低自備的建案,會吸引需要高度彈性資金族群,且手頭存款不足以額擔頭期款,也須利用分期來繳納的年輕族群,如家庭人口數較少的單身者、新婚小家庭等,但也有固定比例看好報酬的投資置產客,沒有評估好自身貸款條件,除了賠掉自備款外,咬牙購入後的斷頭危機不可不慎。
據業者轉述斷頭屋主的特性,年紀大約都落在30~35歲首次購屋民眾、且親友間無金援條件,不熟悉房地產交易流程之餘,若再加上屋主另有負債如車貸、信貸等導致貸款條件不過,或貸款與預想成數不符,新屋入手前,先成斷頭戶。
房屋貸款專員也提供一個準則供民眾參考,依照金管會規定,每個人的無擔保債務,包含卡債、信用貸款等,加總不得超過平均月薪的22倍。舉例說明月薪3萬元,信用貸款最多只能貸到66萬,對於想利用信貸當作頭期款的消費者,的確要多加思考值不值得。
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表示,低首付、低自備款是建商的行銷方式,民眾簽約前一定要做好功課,最簡單的就是依照自己月薪計算付款能力,精算後若未來每月須支付貸款達4~5萬元,加上生活開銷,月薪基本上要8~10萬才足以應付,若沒有親友支援,提醒年輕人別輕易昏頭簽約,才發現後續無力支付,面臨違約損失。(陳筱惠/台中報導)
- Jun 17 Mon 2019 11:49
【財房兩失2】貪低搶便宜 小宅踩雷後悔莫及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