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爆發一年多以來,中國出口產業和內需市場都受影響,北京當局加速推動結構性改革,將出口導向轉型為內需驅動經濟視為施政重點,去年起推出減稅、購物補貼等刺激政策。然而,中國官方上月公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下滑至6.2%,創1992年第1季以來新低;瑞銀證券日前更將中國明年的經濟成長預測下修到5.8%。
為挽救下滑的經濟,中國國務院才剛宣布新設六個自貿區試驗區,27日再提出刺激消費方案,有媒體以「國務院頻頻出大招」形容。
國務院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有20條,強調重視發展流通擴大消費,優化消費環境,激發國內消費潛力。而中國首家Costco(中國稱開市客)27日在上海開業,的確展現當地民眾驚人的消費力,大批民眾湧入,為避免發生事故,Costco只好暫停營業,創下「上午開業,下午關門」的紀錄。
中國新一波刺激消費方案最受矚目的是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意見指出,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並進一步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綠色智慧家電等產品提供信貸。
意見還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遊、休閒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
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中國經濟成長率面對多重衝擊,除了中美貿易戰,還有全球經濟放緩,而債務問題使前一波經濟刺激措施的規模及力道大不如前,因此必須祭出更多方案來「維穩」。
永豐金控資深副總陳松興則說,「中國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從不准銀行抽銀根到提振消費的政策措施,都是在不直接降息前,採行針對性的措施。不過,某些地區的失業問題已開始浮現,經濟受貿易戰的影響仍大,就怕經濟問題擴大引發政治和社會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