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08-27 23:30經濟日報 社論

這幾天日韓媒體的關注焦點皆是韓國退出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日韓產業界一度認為,如果GSOMIA能順利更新,日韓貿易戰有可能以「雷聲大、雨點小」的方式收場,然而文在寅政權的最後決定,讓韓國產業界憂心不已,擔心「不知道日本的下一波報復手段會從哪邊來?」日韓貿易戰的新僵局對東亞經濟衝擊仍然持續。

日韓貿易戰開始於7月初,日本宣布基於戰略國安考量,管制出口聚醯亞胺、光阻劑、氟化氫等三大關鍵電子材料。8月初日本發動第二波,將韓國排除於「白國家名單」之外,此後日本上千項戰略性零件,出口到韓國都需經產省個別審查。然而上述兩波貿易管制,都只是加強出口審查,而非出口限制。

8月8日經產省宣布,加強管制以來,第一批送審的光阻劑已經完成審查,可出口至韓國。經產省的戰略安全出口審查,最長可以到90天,而日本對於韓國的第一批審查,只花了一個月左右,從此看出,日本目前並沒有要讓出口審查變成實質的出口管制。

同時在8月中也看到韓國方面降溫衝突的努力。先是韓國政府舉辦慰安婦紀念活動,文在寅沒有出席,接著是韓國脫離日本殖民地統治的「光復節」,文在寅在演講中,壓抑過去大力批日的論調,強調日韓「對話與合作」。至此,日韓大多數的學者專家皆預測GSOMIA應會順利更新。

GSOMIA是日韓雙方在2016年簽訂,協定下日韓可以無須經由美國,直接共享軍事情報。因為日本在偵察衛星以及雷達設備上優於韓國,事實上是韓國受益較多,也因此最近韓國國防部長鄭景斗在國會坦承,GSOMIA對韓國有充分的戰略價值。再者,GSOMIA對美國來說,是美日韓軍事同盟的重要象徵,雖然目前主要交換的情報是北韓,但長期而言,GSOMIA有美日韓聯盟抑制中國的戰略意義。所以8月9日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還親訪韓國,告訴鄭景斗GSOMIA有必要持續。

因此文在寅政權決定退出GSOMIA,是使得日韓貿易戰從可能結束走向惡化,同時還犧牲了韓國軍事安全所需情報,並且狠狠打臉美國。為何青瓦台會做出看起來近乎自殘的決定?

首先,可能原因是民意考量。文在寅的心腹兼可能接班人,法務部長提名人曹國,最近被爆出女兒走後門進名校、兒子刻意逃避兵役等醜聞,民意支持度下滑。而韓國將在明年4月舉行國會大選,文在寅在經濟政策失敗(激進提高基本工資的結果是,資方減少僱用,低所得階層收入減少,貧富差距反而惡化),又醜聞風暴來襲時,選擇了繼續玩反日牌,來獲得民意支持。

再者,韓國是希望透過退出GSOMIA,把美國拉進來解決僵局。2016年日韓簽訂GSOMIA之前,日韓間也因為慰安婦問題而陷入外交低潮,當時歐巴馬總統親自當和事佬,促成安倍與朴槿惠在慰安婦問題上達成協議,日本願意做出補償,之後韓國也簽署了GSOMIA。

這次日韓貿易戰起因於,日本透過出口管制來警告韓國,不要在二戰徵用工問題上,造成日本企業實質損失。近來韓國多次祕密溝通日本,日本態度沒有改變。

在此情形下,如果韓國依照美日期待更新GSOMIA,就意味著,文在寅操作二戰徵用工的反日牌,結果不僅徵用工無法獲得補償,同時還失去「白名單」等貿易優惠。因此就算冒著得罪美國的風險,韓國也只能先退出GSOMIA,看美國是否會介入來改變日本的態度。

對台灣而言,韓國退出GSOMIA,意味著日韓貿易戰短期內不會結束。日韓不友好氣氛長期化,互訪觀光客減少,這對於失去陸客的台灣觀光業,是一個可以努力的機會。而文在寅在明年大選前,為了挽救下滑民調,可能會持續操作反日牌,並引發日本報復,這有可能衝擊到亞太產業供應鏈,值得我們關注。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