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05:30
記者李靚慧/專題報導
金管會近來頻下重手,意在管理儲蓄險亂象,因刀刀直中要害,銀行業者觀察,對部分過分倚重儲蓄險商品佣金收入的銀行,可說「一刀斃命」,勢將嚴重衝擊其明年的財富管理獲利。
保費上漲更難賣
金管會近期發布「健全保險商品結構規範」,最受外界關注的是要求儲蓄險必須提高壽險保障比重,回歸保險本質,造成未來的儲蓄險因保費上漲而「更難賣」。
銀行業者指出,早在今年11月18日正式實施修訂後的「保險經紀人管理規則」及「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禁止授信或存匯業務人員(櫃台人員)銷售投資型保單、具保單價值準備金(儲蓄險、年金險)的保險,才是對銀行最大的衝擊。
業者分析,最直接影響就是銀行佣金收入。舉例來說,儲蓄型壽險佣金若為躉繳,佣金約為保費收入的1%,2到3年繳佣金約2到5%,6年繳約為5到14%,有些外幣儲蓄型壽險佣金更高;但保障型保險若是繳費期滿還本型終身意外險佣金僅1%,壽險佣金則依繳費年期長短而不同,繳費年期愈長佣金愈高。相較起來,儲蓄型壽險佣金高,且不需花時間解說、相對好賣。
業者指出,銀行除了存放款利差,「手續費收入(手收)」佔獲利比重愈來愈高;部分財管業務量大的銀行,在信用卡、個金、法金等「手收」成長率逐月萎縮、甚至衰退,財管手收的高成長率就顯得一枝獨秀。
遠東商銀表示,明年的儲蓄險報酬率仍會優於定存,但吸引力已大大降低,銀行或可轉介低波動度的海外債、基金,波動度低的固定收益產品只要報酬率優於定存,還是可替代儲蓄險;只是儲蓄險因「保本」,投資人到期都可100%拿回本金加利息,若是低波動投資,即使波動度低,還是有可能虧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