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導,台灣經濟今年受惠於美中新冷戰、武肺疫情受控制、內需獲得拉抬等3大因素,有望成為全球屈指可數經濟正成長的國家。(路透)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彭博新聞報導,美中新冷戰隱隱成形,加上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疫情延燒,全球經濟可能遭遇二戰來最大幅萎縮,但以科技出口見長的台灣卻是例外受惠者,全年成長有望成為屈指可數「保正」的主要國家。
根據報導,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可望進入「保正」俱樂部,藉助3大因素:首先,美中衝突帶動台灣經濟成長多點開花,台商持續回台投資以分散風險;其次,台灣武肺疫情受控,強化科技出口優勢;第3,所得財富效應加上政府財政刺激措施帶動下,台灣內需獲得拉抬。
報導說,由於防疫得宜,法國興業銀行已將台灣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自0.5%上修至1.3%,主要受惠於科技出口、投資及政府的刺激措施。該行總體經濟分析師Michelle Lam報告指出,台灣5月零售銷售已見到反彈,只要情況持續控制,零售將持續恢復正常。
報導說,在美中新冷戰背景下,澳盛銀行對台灣第二季GDP成長預估高達1.7%,為目前最樂觀預測。該行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的確看到電子供應鏈的高端商品遷回台灣生產,今年台灣半導體廠商增加在地投資及資本支出,將協助台灣抵消全球需求下滑的風險,使GDP直接獲得助益。
報導指出,元大投顧首席經濟學家陳森林表示,中美現在新冷戰讓資源重新分配,台灣今年所有投資幾乎都未因疫情延後;另外,遠距商品、普及率和設備升級的需求都會比預期久,再加上5G上路後還會有一波裝置升級需求,台灣科技業的受惠程度不會只集中在近期。
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遠距商品需求將一路延續至年底,台灣以半導體產業為首的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出口已連續好幾個月大幅成長、年增率高達2位數。
報導指出,出口和投資暢旺有助於財富效應及創造更多內需,尤其台灣持續嚴管出入境,以確保零本土感染,台灣民眾日常生活、行動及消費多數都已回到疫情前水準。
根據報導,Google行動報告顯示,以民眾至零售及娛樂場所的人流來看,亞洲主要經濟體中,僅有台灣回到武肺疫情前的水準;而香港及新加坡則是明顯衰退。
不過,報導也說,不是所有分析師都同意對台灣經濟的樂觀看法;彭博追蹤39位分析師中,14位外資分析師預估今年台灣經濟將負成長,以匯豐估全年衰退2.6%最悲觀,其餘25位本地金融機構及部分外資分析師仍看好台灣今年GDP正成長,從0.1%至1.8%的成長率不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