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上任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評估無法帶入足夠的運輸量與效應,將停工高雄輕軌第二階段工程;整體輕軌工程是陳菊在高雄市長任內推動的重大建設,目前進行中的輕軌分成一、二階段,第一階C1籬仔內站至C14哈瑪星站,在去年9月底完工,第二階段C14站至C37輕軌機廠站,也已發包興建中,總經費達81餘億元,且國發會於今年10月底已通過購車30億元預算,部分車輛陸續抵台,其中C15-C17車站及機電號誌已完成、C32-C37路段已做圍籬佈設,面對這個新決定,新市政團隊看來得多費一番心神;這個轉折和日前台中盧秀燕市長宣布停建大台中山手線以及搬遷大巨蛋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事情先不論最後結果,在台灣,地方重大建設多少也會因為政黨輪替或是其他因素,而出現政策急轉彎的例子,也有許多因為服膺政府政策,出錢出力積極參與,到最後反而被倒耙一把的故事,也難怪每到大選前,老前輩們總會說「地皮炒一半,縣長不能換」的老玩笑話,背後那些意義和前人斑斑血淚,是想要在房產場子裡討生活的,不能不放在心上的。
就拿這次兩個翻盤直轄市,市長說不蓋的捷運、輕軌來說好了。捷運、台鐵、輕軌這種「軌道經濟學」,一直是救市萬靈丹,由於北市捷運的成功經驗,許多人都會認為「成功經驗可以複製」,沿著重大建設走,沿著預定軌道走,就是買房穩賺不賠的江湖絕學,可是,若是拆解了所有軌道的歷程,就會發現,不是蒙著眼睛在軌道邊上隨便買、隨便賣都可以隨便獲利,同樣是軌道,也有八字之分。
從過去經驗來看,好八字的軌道,除了地方共識之外,還要興建時糾紛少,雖說軌道越長,越能讓更多區域雨露均霑,偏偏如果橫跨數個行政區,在各縣市政府的立場下,很多時候也不能保證到底最後能不能都有美好結局,就算最後順利完工,要是拖上個十幾二十年,以資金的機會成本來看,提早佈局就算漲上一倍,也不見得划得來,重大建設能順順利利,就已經是非凡的福份,不然「見到黑影就開槍,環評沒過就進場」,最後鍛羽而歸的投資人,不在少數,只是台灣人報喜不報憂,難過的事放在心裡不說而已。
除此之外,軌道周邊房價漲多漲少,最大關鍵不是在捷運經過區域條件,而是在捷運興建與通車時的大環境。以台北捷運為例,板南線通車早,加上通車時間幾乎橫跨了這一波房市多頭,房價表現自然驚人,反觀晚通車的松山線,有些站點反而通車後不見起漲,甚至因為屋主拋售出現小跌;這往往是興建期間漲得太飽太滿,到最後物極必反所致,進場者豈可不引以為誡?
雖說投資確實還是要有點膽識,也得有些運氣,不過在這個未知太多的時代,押對寶與押錯寶之間,豈止在於八字而已。說到頭,所有投資都是如此,做好停利停損點,下好離手,苗頭不對轉身就走,當時看來或許殘忍,可這應該才是對自己最大的溫柔。
畢竟在這名利場中有能耐吃掉整條魚的,多能吃銅吃鐵,也不是吃素的。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