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居高不下,很多人猶豫應該買房,然後縮衣節食,每月辛苦繳房貸,還是租間房子,自由自在過日子。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表示,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就看你要當螞蟻還是蚱蜢。
章定煊表示,最近網路有一個真假不知的案例在流傳,一個35歲公務員,背了1,000多萬的房貸,每月付完房貸只剩1萬元。
他試算,假設這位公務員貸了1,200萬,以30年本息平均攤還來算,每月要償還的房貸約4萬多,個案說他只剩下1萬,可以回推他的月薪扣完健保公保等,大約5萬,也就是月薪可能在5.5萬左右。公務員即使高考三級通過,起薪約4.7萬。高考公務員,買的房子的總價可能1,500~1,700萬中間。如果真的是35歲,也算是人間勝利組。
只是銀行放貸會以收支比來決定貸款額度,依照他的收入,貸款已經接近上限了。從財務彈性的概念來看,他已經完全失去了財務彈性,無法因應突發環境變化的緊急應變能力。
他剩餘的財務彈性只剩下親友的無息貸款,這樣的人千萬不能當宅男,要經常出去交朋友,而且要經常曉以「朋友有通財之義」的大道理,也要經常回家參加親戚的活動。真的遇到財務狀況,親友就是他剩下的活路。
至於常透過電話行銷的非銀行體系融資可以不用想了,借是借得到,利率又高期限又短,賣血賣肝都還不起。這樣的一生值得嗎?
章定煊提到,他常用《伊索寓言》裡的螞蟻與蚱蜢來說明。夏天的時候,螞蟻在辛勤的工作,蚱蜢在遊玩,嚴冬降臨時,螞蟻有食物吃,蚱蜢卻快餓死了。
從螞蟻的眼光來看,蚱蜢很愚蠢,老的時候會過得很艱辛,而他們卻可預期未來有安適的生活,而且庇蔭子孫。
但對於蚱蜢來說,螞蟻很看不開,為了老的時候多幾粒穀米與兒孫的日子,什麼人生都沒享受到,將自己歲月最美好的部分,都奉獻來當屋奴,事實上只要老的時候簡約一點就好了,不會真的餓死的。
章定煊認為,這中間沒什麼對錯,就只是價值的選擇而已。
一個蚱蜢硬要像螞蟻那樣的理財,會覺得生無可戀;一個螞蟻去學蚱蜢那樣消費,他也是活得空虛;理財還是要配合一個人的生涯規劃與人生觀,沒有什麼聖經王道可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