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11:04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
  •  
     
  •  
     

先進中央銀行將2%通膨目標率奉為圭臬,中央銀行今(11)日指出,根據央行研究人員的查證,2%的通膨率目標實無關理論,亦無深入的實證研究支持,僅是紐西蘭官員脫口而出的結果。這答案令人跌破眼鏡。

央行今日在臉書上發布【主要央行2%的通膨率目標從何而來?—從St. Louis Fed資深研究員簡怡立博士獲邀至央行演講談起】,內文提及,本(2019)年11月4日,St. Louis Fed資深研究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經濟學博士簡怡立獲邀至央行,以「Below Target Inflation to Modern Central Banking」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在演講中表示,沒有人知道Fed的2%之通膨率目標從何而來。

2%的通膨率目標難道是天上落下來的?其實,根據央行研究人員的查證,2%的通膨率目標實無關理論,亦無深入的實證研究支持,僅是紐西蘭官員脫口而出的結果。

1984年7月~1988年12月擔任紐西蘭財政部長的Roger Douglas於1988年4月1日接受電視專訪時,為避免紐西蘭民眾誤認央行安於高通膨率,他不假思索地表示,通膨率目標應訂在0%~1%。1988年9月~2002年4月擔任紐西蘭央行總裁的Don Brash,他在2014年接受專訪時表示,Douglas脫口而出的數字是憑空取得,旨在影響大眾的預期。

1989年紐西蘭採通膨目標化機制(inflation targeting regime),主要係為建立紐西蘭央行的獨立性(independence)、可信度(credibility);當時紐西蘭將通膨率目標訂在0%~2%,成功地終結1970年代與1980年代的高通膨,遂引起全球多數先進國家的仿效;如今,2%的通膨率目標似已成為全球主要央行(如Fed、BoJ、ECB等)的共同信仰。

對此,前Fed主席Paul Volcker在上(2018)年出版的《堅持下去:對健全貨幣與良好政府的追求》(Keeping at It: The Quest for Sound Money and Good Government)乙書中,即深感困惑地表示,以2%作為目標或限制,並無支持此共識的理論基礎。Volcker進一步指出,精確的數字目標雖令人嚮往,但貨幣政策工具無法允許這種程度的精確;假精確將帶來危險政策!

即使2%的通膨率目標似已成為主流信仰,惟近期各界對此議題的討論卻有增無減。奧地利央行總裁Robert Holzmann於本年10月13日接受專訪時指出,ECB應考慮將通膨率目標暫時設定於1.5%;前IMF執行長Jacques de Larosière亦指出,將通膨率目標調降至1%~1.5%應屬妥適。不過,紐約Fed總裁John Williams 則主張提高通膨率目標;前IMF首席經濟學家Olivier Blanchard亦建議,央行應評估是否提高通膨率目標。

央行表示,瑞士央行(SNB)總裁Thomas Jordan於上年7月表示,SNB雖未訂定通膨率目標,但訂有明確的法定職責:確保物價穩定,同時充分考量經濟發展,而該行達成物價穩定是指:年通膨率為正數,且低於2%(換言之,SNB似接受0%~2%的通膨率目標);他並表示,具彈性的物價穩定定義,對小型開放經濟體是必要的。

因此,最適通膨率目標究竟為何?恐怕沒有明確的答案。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415725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