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記得嗎?去年耶誕節台北市政府地政局送給大家一份耶誕禮物,宣布將實價資訊揭露的地號或門牌區間縮小為10號,表面上不動產交易資訊揭露似乎更透明了,更符合居住正義,只是對於一般市井小民而言,此舉真的有讓房市資訊更加透明嗎?
去(2019)年12月25日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對外宣布,即日起台北地政雲中,將實價資訊揭露的地號或門牌區間從30號縮小為10號。據了解,這是在內政部支持之下,台北市政府對於不動產資訊透明化跨出的一小步,也無異是送給大家一份耶誕大禮。
受限於目前中央法令的規範,不動產成交行情不能完整揭露,只可以區段化方式揭露,所以台北市政府此舉當然值得嘉許,但嚴格而言仍然有為德不足之處,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對於想要購屋民眾的幫助仍然有限,特別是在以下三個面向上。
一、民眾購屋經驗少,一樣如霧裡看花
說實在的,除非是房市投資客,一般民眾的購屋經驗非常少,首購族更是零購屋經驗,對於房市交易流程、專有名詞、法令規範等等都搞不清楚,即使知道有實價登錄可供比價,但對於實價登錄如何查詢,可能也都是霧煞煞。
有點時間去摸索清楚的民眾,其所查詢到的資料又都是採門牌「蓋牌」的方式,50個區間、30個區間,或是現在台北市地政局所採的10個門牌區間,對於這些首購族來說差別並不大,一樣都是隔著一層紗,一樣都如霧裡看花,成交行情還是只能靠模糊比對。
二、比價技術有一定難度,依舊費時費工
在目前區段化的揭露系統下,一般民眾想更精準知道是哪一個社區、哪一棟樓成交?最省時省事的方法就是借重Google map及街景圖去搜尋,這一技術型運用有一定的難度,不是人人都學得來的。
不循此途,查詢人只能自行跑到成交路段現場去比對,因此30個門牌區間與10個門牌區間所花的時間及所費的工,相差也不會太大,對購屋者而言,依舊感到十分困擾,因此有學者就直接點出,這只是降低民眾猜錯的機率而已!
三、資訊依然不對稱,被誤導的機率仍高
事實上,實價揭露採區段化最大的問題是資訊不對稱,不管多少個門牌區間,此一問題都會存在,房地產從業者握有「主場優勢」,因為他們天天在該商圈串街走巷,對於買賣資訊瞭若指掌,很可能就曾經接受委託過該房子,因此只要一有成交,不用等到實價揭露,他們早就瞭然於胸。
購屋人要等到官方實價揭露,已經有時間落差,但又只是區段化的成交行情,在掌握資訊的速度及精準度都遠遠不如業者情況下,往往就成為資訊的弱勢者,必須倚賴資訊強勢者(業者)的提供與詮釋,這就是標準的不動產資訊不對稱,沒有完整揭露到門牌號碼之前,購屋人被資訊強勢者誤導的可能性仍存在著。
實價登錄2.0才是正辦
這就是台北市政府為德不足之處囉,但回歸問題源頭,內政部也知道現行實價登錄的諸多缺失,並提出能夠實質「補破網」的實價登錄2.0的修法版本,只是去年地政三法修法,內政部自己放棄自己所提出來、最符合民眾權益的實價登錄2.0版本,放棄居住正義的最高理想,放棄執政者的政治承諾,才會有現在台北市政府地政雲實價揭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困境。
所幸在苦等不到官方實價登錄2.0之前,民間有永慶房屋已經率先推出實價登錄3.0版本,另外,實價登錄比價王也提供可查詢到門牌號碼的比價平台,買賣屋民眾都可以好好運用,以確保本身買賣屋的權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