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原物料短缺,仰賴進口,光是建築產業的能源消耗就佔全國總耗能28.3%,政府起頭將「循環經濟」概念導入建築產業。專家表示,「循環經濟」不僅減少前端原物料供給的耗能,也解決後端環保垃圾汙染問題,但目光集中在新建築之餘,舊建築、舊建材的再生利用也是重要課題。
每天都有房子被拆,每天也都有房子蓋起來,拆除房屋造成垃圾,蓋房子則需要原料資源,「循環經濟」就是要打破傳統「取-造-用-棄」的線型經濟,將垃圾轉變為黃金,從製造端開始就考量。
台北市公共住宅除要全面智慧化,也將導入「循環經濟」構想,台北市都發局局長林洲民表示,以南港機廠公宅、東門市場公辦都更案為實踐基地,並盤點資源,建立未來公共住宅之規劃、設計、興建、使用維護、改建及重建機制,除了公宅,未來學校、市場與公辦都更工程也將全面導入「循環經濟」構想。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孫振義表示,建築的「循環經濟」廣義可分3部分,包括老舊建築空間、家具及建材的再利用,建築物老舊後不是只有拆除這條路,經過整建再利用,作為文創產業的老屋再生,或增建電梯,讓建築物生命得以延長,讓興建建築物的一磚一瓦有最大的使用效應,二手家具則提供老舊家具燈飾等物件再生,這些都屬於「循環經濟」的一環。
孫振義指出,「循環經濟」不只是解決地球原料開採、能源耗竭的憂慮,也解決末端環境垃圾的問題,因此,不要只看到原料的成本,也要看到沒有再利用變成垃圾的環境成本,在推動「循環經濟」建築之餘,也該以政策推動廢棄建材再生。(連珠君/綜合報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