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末開始,台灣掀起一波無人娃娃機的商機;2018年底,台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更表示將花費10億新台幣(1新台幣約合0.03美元)成本來鑄造更多的10元硬幣,以供應夾娃娃機消費者使用,更凸顯了這項熱潮的盛況。然而,不過數月過去,目前台灣的娃娃機熱潮卻已有退燒跡象,面對利潤下降,部分業者選擇加碼投資轉型,但更多人則是趕在虧損之前趕緊退場。  

自2017年以來,夾娃娃機店面在台灣風行一年多,如今出現退場現象,其根本原因與居高不下的租金有关(圖源:Flickr@chopperkuo)   截至2018年11月,于台灣財政部營利事業登記的娃娃機公司數達7,206家,但据同業公會推估,全台娃娃機店數實際已超過1万,比台灣兩大便利商店總門市數還多。

而就產值看來,2018年前11月全國娛樂稅收16.4億元,其中夾娃娃機就就占2.5億元,占比高達15.1%。 相关閱讀 租賃市場無法阻擋的寒潮遠比想象复雜得多 中國新個稅背后潛藏著房地產市場里的新博弈 英國零售巨頭Tesco被爆大規模裁員 近万人被迫離職 有些人認為,在網路購物的時代,娃娃機或許能成為實體店面的突破口。

台灣知名YouTuber“含羞草”更自曝斥資千万台幣,與丹麥的厂商签下代理權,引進高單價的電競滑鼠放在娃娃機里,希望透過另類通路推出,增加消費者使用娃娃機的誘因與選項。 然而,也有些人選擇退場。

台媒《自由時報》報道,2018年4月時桃園地區一台娃娃機月租約5,000元,一個月最多可賺1至2万元,但在不另聘工讀生的狀況下,台主每天必须負責整理、補貨、定期更新機台商品。而隨著利潤不斷下降,如今一個月大約只剩3,000元,若將時間與精力成本計算進去,当台主的誘因已大不如前。

据《鏡周刊》分析,台灣夾娃娃機店面的突然泛濫與“供給過剩”有关。過去几年來,台灣房價連續上漲,連帶使得店面租金也跟著上揚,但是租戶的收入跟不上租金,許多之前低價签約的店面租約到期,在房東堅持漲價后只能退租,空出來的大量店面一時三刻找不到新租戶,投資小、有現金收入、而且熱鬧可以吸引人潮的夾娃娃機店,就成了最佳的墊檔租戶。

夾娃娃機可以在閒置的店面中大量塞入,而且實際租下店面的“場主”可以分攤租金給大量的“台主”,一時之間彷佛成為新興商業模式。可是,当新的夾娃娃機台不斷被投入,新的“場主”與“台主”不斷加入“分一杯羹”,而這期間內的房租卻也沒有減少多少,部分甚至增加。競爭者增多、利潤減少、成本增加,到頭來夾娃娃機也必须回歸到商業的本質:供需原理,不可能無限制的成長下去。 但是如果夾娃娃機開始退燒,空置的店面仍然需要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台北市東區作為全台店租風向標,租金雖有降價趨勢,但幅度并不顯著。

以台北市忠孝東路“黃金路段”216巷店面為例,根据台灣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開資料,2015年每月租金高達19万元,但在數年內陸續換過几任租客后,2018年2月租金也不過降至17万元。論租金高居不下的原因,專家認為與怕破壞行情和看好未來房價等預期心理有关。面臨零售市場電商強勢冲擊,台灣實體店面市場是否能重整旗鼓,恐怕高房租問題仍然必须解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的頭像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不動產大樹(樹哥)--資深不動產經紀人JERRY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