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 00:55經濟日報 社論

在6月底中國大陸通過香港版的國安法之後,美國國會7月初即通過「香港自治法」,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已正式簽署了這項法案,也就是即日起美國取消了承認香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獨立關稅區地位,同時不再給予香港特殊待遇。未來許多位於香港的企業,包括在香港註冊的外國企業,產品輸往美國時將會遇到增稅問題,甚至可能與大陸產品同時被大幅加稅,以致香港和外國企業都開始緊張,香港金融業的經營風險也隨之上升。

更嚴重的是,港版國安法通過以後,香港的自由度受到影響,金融產業的發展受到威脅,許多位於香港的本地和國際金融業者,都已經在考慮是否要從香港出走。同時,包括日本、韓國等國及台灣等,都希望藉機接收香港亞太金融中心的地位。只是這些企圖與努力似乎都有些困難,因為這些國家人民的英文能力普遍不足,法律也以大陸法系為主,不易與英美法系相聯結,大概只有新加坡有一點機會,承接出走香港的國際金融業者。

長久以來,我國金融產業的競爭力不足,政府多年前曾經規劃過要把台北發展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但是實際成效極為有限。而且,在亞太其他國家和城市金融產業大幅進步之際,台灣金融業的表現卻不斷下滑。在今年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發布的世界金融中心城市評比中,台北的排名大幅下滑,由去年的34名跌落到今年的75名,根本無法擔任區堿金融中心的角色,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過去幾年我國過於強調金融監理、預防洗錢與消費者保護等管制措施,在金融創新方面的表現遠遠落後其他國家,以致排名大幅滑落。

雖然在GFCI的評比項目中,主觀因素很多,但評比結果仍然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如果我們同時參考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國家競爭力排名,我國在金融創新與開放方面的排名,同樣地也大幅落後其他國家,意即我國金融產業過於保守、管制過多,已是國際上的共同認知。

台灣金融業競爭力的主要優點在於逾放比率較低等方面,但是面對新冠疫情,政府大手筆地推出將近1兆元的企業融資紓困方案,其中絕大部分是由公股銀行埋單,再加上一部分的利息補貼。國內許多企業因疫情而受損嚴重,且在疫情還無法確定何時才會結束的情況下,政府擴大紓困的政策當然沒有問題。問題是將近1兆元的融資放款,萬一未來出了事情,呆帳大幅增加,使得公股銀行的曝險上升,又該由誰來承擔最後的損失?如果公股銀行都出現問題,民眾會不會擔心其他銀行也同樣會出問題?

另外,本國銀行原本的競爭優勢之一在於呆帳很少,如果因為過度紓困,使得逾放比率上升,未來在全球的金融評比排名可能又要再往下掉。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在大量紓困與金融穩定中取得一個平衡,尤其在現今客觀環境之下,我們即使無法成為亞太金融中心,至少應該要守住國內金融的穩定。

最後,面對香港金融情勢的大幅改變,政府應該測試台灣金融業在香港可能面對的曝險壓力,甚至進一步要求銀行業者考慮是否移地經營。至於想要引導金融產業回到台灣,甚至吸引國際金融業者來台灣投資,最重要的還是要加速國內金融產業的開放,包括金融產業的自由化、國際化和加速金融創新,而非只是一再強調金融監理和管制。另一方面,培育更多的國際金融人才更是當務之急,包括金融與法律等專業人員,這也是目前台灣要提升金融競爭力最欠缺的一環。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8/47107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的頭像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不動產大樹(樹哥)--資深不動產經紀人JERRY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