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源:REITs行業研究

2020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聯合發佈了《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誌著境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的正式起步。

2020年8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意味著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申報將正式啟動。且此次通知明確「酒店、商場、寫字樓、公寓、住宅等房地產項目不屬於試點範圍」。

雖目前規定如此,但鑒於全球REITs主體均為零售資產和持有物業,在國內基礎設施REITs先行探路、穩步推進的情況下,我們相信,商業不動產REITs最終將會走上中國購物中心的歷史舞台。但是在通往商業地產REITs之路上,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及運營精英們還有諸多困難需要克服。

推進商業不動產公募REITs的必要性

商業地產已然進入存量管理時代,在今年疫情影響和現金流雙重壓力背景下,購物中心收入下滑、空置率增大、生存壓力陡增。作為目前主流融資工具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一般多為債務性融資模式,較高的融資成本和槓桿比例也讓國內購物中心承擔著較大壓力,獲將影響物業的可持續經營發展。

而REITs的出現正是來優化存量和質量、降低槓桿和融資成本的重要手段,其所具有的股權融資特性,可使發行方通過出售項目權益獲得資金,實現項目徹底變現也更有利於長期投資。

若購物中心持有者能通過發行公募REITs,順利募集到權益級資金,就能更好地優化企業的財務結構,為後續社會資金以及REITs進入商業地產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另一方面,面對國內萬億級龐大存量市場,雖然資產證券化發展穩定且快速,但可供商業地產企業選擇的現有融資退出渠道仍然十分有限,商業地產公募REITs若開閘,可進一步拓寬融資及退出渠道,提升國內商業地產市場成熟度、交易活躍度以及資金和投資機構的豐富性,引導購物中心進入以提升資本競爭力為主要驅動因素的發展周期。

境內外REITs發展及現狀

從國際市場來看,REITs自1960年在美國誕生,至今已有60年的發展歷程,20年前開始進入到亞洲,目前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已頒布了REITs相關的政策法規。

根據戴德梁行發佈的《2019亞洲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研究報告》內容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亞洲市場上共有178支REITs,總市值達2,924億美元。

其中日本共有64支,總市值為1,513億美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REITs市場,亦是全球第二大REITs市場。此外,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三地REITs市值占亞洲整體市值比重達高達93%。

報告統計已發行的亞洲市場178支REITs產品中,70支是包含多種物業類型的綜合型REITs,零售物業類型的REITs共25支,多集中於新家坡市場,其次為日本市場。

中國香港、新加坡和日本各物業類型REITs數量(截至2019年12月31日)

來源:彭博資料庫,戴德梁行估價及顧問服務部整理

從國內市場來看,自2005年起就已有業界人士呼籲引REITs進入中國,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126號文件文件,要求「開展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試點」,成為我國政府對引入REITs的最早要求,但囿於國內的經濟生態環境REITs始終無法真正落地,部分商業企業只能遠赴新加坡等地發行REITs。直至2020年4月,《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發佈,中國公募REITs才正式破冰。

在這期間,我國管理機構推出了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包含ABS、CMBS等類REITs產品,成為國內商業地產企業主流融資方式。截止2020年7月,國內資產證券化產品總市場規模已超678億元,同比增長68%。

尤其2020上半年,國內資產證券化市場屢添創新性首單,更加接近REITs標準,為下一步推動公募REITs發展探索了可行的過渡型產品路徑。

說明:以上數據為不完全統計,信息來源於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導,如有出入歡迎指正

商業地產REITs推進的重點及難點

據悉,商業地產REITs的推出需要根植於合適的生態環境,且對標的資產具有較高要求。從宏觀角度來看,REITs的發行需要依託政策配套,而微觀角度來說,優質底層資產以及「持續且穩定可期的現金流」是推行REITs所需具備的必要條件。

對此,中購聯整合此前推出的REITs專題金融訪談系列文章,結合8位金融界及商業地產界專業人士觀點,總結出購物中心在追求公募REITs之路上,需要解決和克服的重難點問題,以作參考。

● 資產管理意識和專業人才缺乏

受制於行業發展歷史短、投機心態重、金融創新能力不足等影響,目前很多購物中心未建立和培養資產管理團隊及相應專業人才,且資產管理多是基於「商業管理」的NOI邏輯,少有「資產管理」的價值理念,從結構上制約了商業不動產REITs的快速推動。

● 回報率低

國內管理運營方的平台考核一般更多著眼於單純的運營指標,如開業時間、開業率、品牌要求等,對資本方重視的租金、收益率等考核要求重視度不夠,不符合資產管理的要求,導致我國商業物業目前整體投資回報率處於較低水平。

數據來源:APREA、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注:綜合收益率包括單位股價變動及股息分派兩個部分

● 產許可權制

根據我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要求,發行REITs的商業物業項目需權屬清晰。而此前,開發商鮮少在資產長期持有運營方面做規劃,致使經營性物業在辦理產權方面存在流程不完整、資質不完善、產權不統一等多重問題,導致物業資產在產權合法性方面存在瑕疵。

此外因土地分割的限制,大部分商業物業未從地產開發項目剝離獨立,不是純粹獨立經營而是通過租金收益的進行資產獲取,在產權上仍是「銷售型物業與經營性物業」形成的連體,需要經過一系列資產盤點、剝離出表等操作,才能成為真正的合法合規的底層資產。

● 政策配套限制

首先,受制於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土地制度、規劃體制和金融管制等,商業地產目前租售比過高和資本化率過低,不能覆蓋市場化無風險利率。

其次,由於國內法律法規等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國基礎設施REITs版本採用了「公募基金+ABS」結構,該結構較為複雜,涉及法律、稅務、成本等問題較多,若將來延用至商業地產領域,將導致商業地產項目管理流程更加複雜。

最後,在「房住不炒」的國家政策導向下,商業地產通過發行REITs募集資金后,政策應對房企用於商業地產的建設、收購、改建、管理的資金比例、用於收益分配的資金比例加以立法規定,給予資本合理、自由流動的空間。

● 開發商應轉變資本化運作經營思維

在有著對接資本市場的需求下,開發商應該增強金融布局思維,以資本市場的要求倒推商業地產工作的實施。從投資端開始,把握項目、合理控制資產收購價格,重視商業選址的科學性和獨立性。

在選址和設計階段即引入專業商業團隊,不能為了高周轉而大量散售;在運營端因地制宜,對資產組合主動管理,已經持有大量商業物業的開發商則要梳理資產類別,與專業團隊合作提升物業價值,方便後期向REITs過渡。

此外,在通往商業地產REITs的道路上,也需要更多專業的服務機構,如上下游服務商、價值評估機構、諮詢機構等,這些都需要時間來發展完善。

【法律聲明】本文所載信息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不代表REITs行業研究立場,REITs行業研究亦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REITs行業研究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內容而造成的任何後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0912/3632177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的頭像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不動產大樹(樹哥)--資深不動產經紀人JERRY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