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2016年首任期間,行政院團隊中擁有獨立貨幣決策權的中央銀行,出現20年來第一次的新舊總裁交接,「14A總裁」彭淮南交給子弟兵楊金龍,繼續發揚央行的三大經營目標,兼顧協助經濟發展。彭淮南任期橫跨4任總統、15位閣揆,各界早已將他和央行畫上等號,已在央行工作近30年的楊金龍於2018年2月接任總裁職務之前,媒體輿論諸多疑慮。

積極任事的楊金龍,時代終究給了他舞台,在央行理監事聯席會和主管團隊並肩前進下,一關過一關。 這兩年來,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動盪,歷史重大議題如潮水般湧現,美中貿易戰、中國大陸台商資金回流、全球虛擬通貨席捲以及現在正延燒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楊金龍頻頻以中央銀行之名告知全國:央行肩負維持物價穩定之責,「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的穩定」,永遠是央行使命必達的經營目標,持續縝密妥適運用各種金融政策工具,與行政院團隊共同達成政策目標,在蔡總統第二任任期的未來4年,續航台灣經濟穩健前行。

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應相互搭配

過去4年,全球局勢風險未曾平息,中央銀行新舊總裁順利交棒,我國貨幣政策幾近無縫接軌。然而,「彭總裁」時代(1998年2月至2018年2月)經歷的亞洲金融危機、首次政黨輪替、網路科技泡沫、全球金融海嘯及量化寬鬆等危機,奠定彭淮南的「外匯殺手」封號,彭淮南自己對於任內最驕傲之事,就屬台灣物價長年在全世界表現良好,「漲幅很低,每一年之間的波動幅度小」,他對媒體說:「很高興央行做到了」。

楊金龍新任央行總裁的第二個月,到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央行銀行專題報告,題目就是《20年來(1998年-2017年)我國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及人均GDP與新加坡、韓國及香港之比較》,除了說明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台灣經濟落後星、韓的種種原因,也凸顯台灣的物價水準低於星、韓、港。這篇空前的專題報告,極可能也是絕後,隱約宣告了已奠定物價穩定的央行,要往前行參與並建制金融體系的現代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透過亞洲四小龍的長期比較及學者研究,佐證台灣的經濟成長存有結構性問題,雖然央行的貨幣政策可以透過維持金融及物價穩定,提供經濟穩定發展的環境,「但是貨幣政策有其限制,不是萬靈丹」,無法解決投資環境惡化、產業轉型緩慢、人口老化等結構問題,彭淮南的最後5年總裁任職期間,持續倡議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應該相互搭配,才能發揮經濟政策的效果。 這項觀點,楊金龍確切承接,上任赴財委會的第一份專題報告,以此結語:台灣宜採「外需」、「內需」並重的雙引擎策略,透過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及產業政策的相互搭配,協助產業調整轉型,進而帶動廠商投資意願,以協助經濟成長、增加就業與促進薪資成長。

主動出擊親上火線 讓政策更透明

滿頭白髮是楊金龍的招牌形象,接任總裁職務二年多來,感覺頭髮更白了,但卻不見神情蒼老,總是精神奕奕地上台報告、分派工作,熟稔央行業務、貨幣政策工具的他,也同時看到全球金融改革的潮起,主動策劃要讓國人更加理解央行作為。

楊金龍就職屆滿一周年,「貨幣政策更有效溝通及更透明化」成為外界肯定央行的第一張成績單,包括首開央行風氣之先,2018年6月理監事會後記者會開設網路直播,運用科技導入達到開放的宣示意義。他說:「直播可更客觀詳實,直接性跟廣度都會更大,央行貨幣政策的宣導也可以更清楚」。這項作法,在今年3月的第一季理事會發揮意外功能,讓防疫隔離的新聞媒體仍能保有第一手資訊的取得。

央行後又於2019年開春申設中央銀行臉書(Facebook)帳號,以社群媒體揪民眾來按讚,據悉,央行內部籌備了4年才放行,考量到臉書使用族群的差異性,內容採淺顯易懂的圖片解說,庶民用言搭配漫畫,轉化生硬的財金數據,如今已進化到能搭配時事議題,經常令臉友驚豔。

近期新冠肺炎病毒散播,引起部分民眾對於現金使用的疑慮,央行臉書在楊金龍於立法院接受質詢後,旋即提出此問題,一方面用證據解釋,和日常接觸的物體(如門把、扶手等)相比,鈔券傳播病毒的可能性較低,目前也沒有實際案例證明病毒會透過鈔券或硬幣傳播;另一方面提供各國央行的因應方法,對回籠鈔券消毒隔離,以增加民眾使用現金的信心,最後還不忘鼓勵民眾使用感應式支付,希望能加速數位支付發展。

楊金龍要「讓政策更透明、更詳實、更即時」,經濟議題研討會也成為他對外溝通的平台之一,每次的專題演講緊扣時事,像2018年全球興起的金融科技,他的講題有「金融科技與貨幣金融政策」、「金融科技生態」;在美中貿易戰已燒到台灣門口時,楊金龍的演講題目是「國際經貿新局—對美中貿易失衡的觀點」。

其中,2018年第4季央行理事會上出現央行預測隔年的國內經濟成長率數值,打破過往央行依循主計總處預估值的長期傳統。楊金龍為此親自前往台灣經濟學會、台大經濟系舉辦的「總體金融與經濟情勢預測」研討會,專題演講「央行貨幣政策與總體經濟預測」,把央行的最新作法和研究發現的總經問題,和經濟學者面對面討論。

楊金龍帶領的中央銀行,一路以來,在保守氛圍中匍匐前進,在不可能中切出突破點,在2020年1月下旬開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新央行有了挑戰更高目標的練兵機會。 3月19日的央行第1季理事會決議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不僅是近4年來首度降息,調整後重貼現率1.125%,還創歷史新低水準,「面對嚴峻的情勢,政策調整要快、要勇敢!」楊金龍在記者會上三度強調,持續關注疫情發展,「若有必要,將召開常務理事會或臨時理事會,妥適運用貨幣政策工具。」

央行挺銀行 銀行挺企業

央行降息,等同寬鬆貨幣,副作用也不少,存款戶的收入馬上受衝擊,而房市等有價資產容易被炒作,楊金龍在此次降息措施後,一再說明,「降息主要是為減輕疫情裡的企業及民眾財務負擔,絕不是為了刺激經濟成長!」

「力挺企業安度疫情衝擊」,央行說到做到,楊金龍又打破多項歷史記錄。3月19日降息同時,推出定向寬鬆貨幣政策或稱「定向注資」,由央行提供銀行轉融通資金2,000億元,利率暫訂0.5%,專供銀行辦理中小企業貸款,銀行授信貸款最高利率暫訂1.5%。楊金龍說,此項政策主力在幫助中小企業,「要確保錢有打到中小企業」,貸款還可搭配政府其他紓困貸款措施,他還強調,「2,000億元是第一次,這是暫訂,額度夠不夠會彈性調整,不論價與量,專案期間全部都可以滾動式檢討調整。」

抗疫救命如救火,為了促成這筆特別融通資金能加快至企業手上,楊金龍以央行總裁具名親筆寫信,一一致電公、民營銀行董事長,請銀行務必協助辦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同時,二度到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專題報告,說明「世界各國為因應新冠肺炎之衝擊,採取對策對我國財政、金融、經濟整體環境所造成之影響與政府因應之道」。並於4月21日出席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的「金融國家隊力挺台灣產業」記者會,和財政部長蘇建榮、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與九大行庫董事長,召開行政院紓困振興方案,大家帶著同樣的使命感,維持企業與個人的金流,穩定國家整體的經濟動能。

央行在中小企業紓困上,一直主動發現問題、保持彈性調查,針對中小企業貸款融通專案,4月17日增訂小規模營業人簡易申貸方案,設計小規模營業人每戶最高可申貸50萬元;4月27日起進一步調降銀行向央行申請融通的適用利率,由原0.25%降為0.1%,也將基層金融機構納入小規模營業人簡易申貸方案辦理機構,專案融通額度由2,000億元提高到4,000億元。 「發揮金融中介功能,善盡社會責任」,楊金龍認為疫情嚴峻衝擊台灣經濟,紓困振興有助維繫就業市場、支撐經濟成長動能、落實紓困及振興措施,甚至可出現轉型的契機,再三叮嚀金融機構積極推動辦理,幫助企業客戶渡過難關,也給台灣經濟持續發展的新機會。

採訪、撰文:陳亞維

https://ctee.com.tw/wealth/tutor/26626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