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周程程 實習編輯 廖丹
9月1日,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在第十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暨改革開放40年醫藥行業發展成就展上表示,目前所說的中國經濟轉型,其實就是「基礎設施+房地產」這樣的增長動力模式已經日漸式微,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
巴曙松指出,作為新經濟的生物醫藥行業,和傳統房地產業的發展投入相比,目前還不是一個數量級。2017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萬億,而中國醫藥行業一家龍頭翹楚企業恆瑞醫藥的研發投入為17.6億。「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需要有金融資源的支持。」他說。
巴曙松表示,從美國、歐洲等地的發展情況來看,第一靠研發,靠科學家和企業家。第二靠資本市場,靠投資家給他們提供融資的平台。特別是IT和醫藥行業的發展更有賴於此。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在研發投入上持續發力。數據顯示,中國研發支出規模在1985年突破100億大關以後,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其中2001年到2010年這十年時間,每年研發支出增速均在20%以上,研發支出的規模從2001年的1000億左右,到2012年突破了1萬億以上,2017年1.75萬億元。
後續中國在研發投入上有望繼續加碼。巴曙松認為,目前觀察來看,中興事件后,中國本土的研發投入應該會有大的加速,更加希望投資界、金融界能夠共同參與,形成協同效應。
但需要注意的是,巴曙松指出,新經濟企業發展具有獨特性,這可能會讓其面臨找不到合適融資渠道的困境。
巴曙松表示,傳統一般的產業,比如製造業,在剛剛創業的時候,淘汰率非常高。但在此後發展的不同階段,都能夠在市場找到相對應的不同的融資工具,滿足其融資需要。比如,企業開始創業,往往是依靠一些天使投資人和種子基金進行「孵化」。後來慢慢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業務增長很快,但是沒有盈利,沒有現金流,甚至沒有業務記錄。這個時候有A輪、B輪、C輪資金的介入。再後來,企業慢慢開始有了盈利,PE進入,最後進入成熟期,盈利規模擴大,達到一定的標準,從而上市。
但這種融資方式在一些新經濟領域則不完全適用。巴曙松以生物醫藥產業來說,典型的一個特點是最需要錢的時候是在研發的階段。統計數據顯示,60%到80%的研發支出在一二三期臨床階段,在這個時期既沒有盈利,也沒有現金流,有的只是臨床檢驗、審批的進展。這時候企業需要錢,但又達不到上市的標準。
巴曙松指出,傳統融資渠道未能滿足新經濟企業發展的融資需求。目前,中國多元化、多層次的投融資機制尚不健全,對中國新經濟企業發展形成一定製約。在原有的制度下,金融資源還會按照原有的慣性,看重企業能夠在當前的環境下拿重資產進行抵押擔保,最終,這些資源還是湧入房地產企業、產能過剩等資產比較重的企業。
巴曙松表示,中國經濟現在正處於新舊增長動力換擋時期,需要把原來配置到舊經濟的金融資源,進行一些改變與創新,從而引入到新經濟中來。
今年4月,港交所上市新規生效,為未能通過財務資格測試的初創公司(包括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開闢上市途徑。在巴曙松看來,港交所上市制度的優化,助力了新經濟發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