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兩年來,美國川普政府向中國習政權發起的美中貿易戰,被視為是雙雄爭霸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內部也掀起對中政策的檢討聲浪。日前,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史迪威(David Stilwell)以官方身分,在華府兩間頂級智庫Brookings與CSIS發表演說,從中或許可探知本屆政府的基本觀點和未來走向。

史迪威半生戎馬,以准將身分退伍前曾長期外派至亞洲各國,包括中國、日本、韓國。他雖出身軍旅,但熟悉多種語言,能說漢語、日文、韓文,也擁有亞洲研究與中文學位,可說是一位儒將。兩場演說裡,史迪威引用大量歷史典故,述說美中兩國從友好到對立的過程,可看出他的用心。

美中兩國的歧異:多元主義

在Brookings,史迪威以多元主義(pluralism)作為貫穿演講的關鍵,強調美中兩國的歧異。他首先點出40年前,當鄧小平決定讓中國脫離意識形態的孤立,實施改革開放,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必須調整政策,融入西方主導的多邊主義世界。自此之後,美國歷任政府都是希望透過接觸中國,促使北京走上經濟自由化的道路,進一步實現政治開放。

然而,史迪威沉重表示,許多美國對中國的樂觀假設,現在已證明都是錯誤。因為當中國取得更多財富和實力後,並沒有如預期般與自由開放的全球秩序接軌,執政的共產黨反倒想重塑國際體制,讓它和中國的專制制度相容。

為了佐證他的說法,史迪威特別舉出兩個例子。一是中國的新型治理觀念,具體呈現在2010年時任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於東協峰會的言詞,楊潔篪曾表示「中國是一個大國,其他國家是小國,而這就是事實」。這代表北京對地區秩序的觀點,國家間依大小有著等級制,並不尊重多元和各國主權。

另一個例子則緊扣時事,即是NBA香港抗爭的爭議事件。眾所皆知,北京以國家力量對NBA施壓,用市場要脅,逼迫相關人士自我審查言論。史迪威認為,北京正大力推動意識形態一體化,且不以中國邊界為限,而是橫跨全球,又是違反多元主義的行為。

中國官方以中國偉大成就是靠中國人民自身獲得來反擊史迪威的言論。 圖/美聯社
中國官方以中國偉大成就是靠中國人民自身獲得來反擊史迪威的言論。 圖/美聯社

美國仁至義盡,中國忘恩負義?

幾周後在CSIS,史迪威則用歷史教訓為題,特別指出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探討美中關係何以演變至此。他舉美中親善的故事為例,如鄧小平曾表示「美國的盟友都是富強的,如果中國想富強,就需要美國」,回顧過去美國大力幫助中國,讓中國強大穩定,也建立起良好友誼。

甚至當發生天安門事件後,美國政府都以充滿希望和寬容的心態看待。除了禁運武器,並沒有其他經濟制裁,也仍持續一些合作計畫,並以高層秘密外交方式維繫雙邊關係。這些舉措都是著眼於中國的現代化會帶來政治自由化,繼續作為美國對中政策的主軸。

然而,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共產黨發起了愛國主義教育運動,煽動民族主義對抗外國,特別是美國和日本。中國政府把美日形容為所謂的敵對勢力,試圖遏制中國崛起,以取得中國民心支持共產黨,史迪威認為此類煽動,可說是對美國的敵對行為。

因此,史迪威指出,美國長期容忍中國許多違反國際規範的行為,如放縱中國擴散核導彈技術給朝鮮等國、對中國侵害人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中國盜竊知識產權和其他不公平貿易行為只略表抗議、要求中國遵守WTO條款卻遭到無視等。林林總總都造成美國的損失,卻換來中國的惡意回報,美國現在的作為只是回應中國而已。

綜上所述不難明白,史迪威雖未如副總統彭斯直接批評中國共產黨,但巧妙地比較美國的仁至義盡與中國的忘恩負義。對於史迪威的言論,中國官方也以中國偉大成就是靠中國人民自身獲得、美國從中美合作獲益匪淺、美方在台灣等議題上蓄意抹黑等反擊,雙方依舊各自表述,沒有交集。

說穿了,這些隔空交鋒並沒有想對話的意思,受眾其實都是兩國國內人民,都是為強化彼此敵意與自身正當性。支持者固然欣賞史迪威對中國的綿裡針攻勢;反對者也可以舉出眾多理由,如美國表面上宣稱尊重多元,私底下卻動用各種方式封殺中國華為5G建設等,駁斥華府的偽善。

反對者認為美國表面上宣稱尊重多元,私底下卻動用各種方式封殺中國華為5G建設。 圖...
反對者認為美國表面上宣稱尊重多元,私底下卻動用各種方式封殺中國華為5G建設。 圖/美聯社

逐步拆解中美國的相互依賴

從史迪威的講詞亦可看出,美國重拾以西方價值觀為指導的戰略,只是還未達到冷戰時期的壁壘分明。雖然無法斷言川普政府是否已認定中國的行為無法改變,但可確認的是,中國搭便車、佔美國便宜的形象屹立不搖,想要它成為利益攸關者更是難如登天。基此,美國必須要有所作為。

發起貿易戰只是開端,未來華府將會採取各種方法,確保美國的競爭力。關稅只是對中國的盜竊行為略施小懲,真正目的也不在於收取稅費,而是迫使一些商品的供應鏈轉出中國,在其他更接近市場經濟的地方落腳,這有利於美國企業在越來越多的產業價值鏈中佔據份額。

如此便可發現,逐步拆解中美國(chimerica)相互依賴,是川普政府的戰略之一。由於北京一方面企圖打破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的發展困境,一方面也要藉著中國製造,成為技術大國,這些都是國家追求權力的正常狀態,但無可避免地會威脅美國地位與優勢。在關鍵技術上,川普政府選擇以更接近中國的作法保護美國企業,讓兩國的競爭轉向零和。

另外,美國對待WTO的方式也和美中爭霸相關。在華府看來,中國雖成功融入世界經貿體系,亦成就美中產業相互依賴,但中國的價值和利益卻未與美國保持一致。中國利用市場准入等方法破壞自由貿易的宗旨,WTO也未能扭轉其行為,因此華府不願再支持多邊主義建制,以免繼續侵蝕美國的領導地位。

逐步拆解中美國(chimerica)相互依賴,是川普政府的戰略之一。 圖/法新社
逐步拆解中美國(chimerica)相互依賴,是川普政府的戰略之一。 圖/法新社

商業利益掩蓋了根本上的矛盾

進一步觀之,美中關係正常化以來,商業利益長期掩蓋了兩國制度根本上的矛盾。這裡並不是說威權專制與民主自由不能協調共存,但若涉及領導權力爭奪,加上彼此的猜忌日深,就會陷入安全困境。而美國對中國政治自由化的期望,正好觸碰到中國共產黨最忌諱的部分。

一些在美國行之有年、司空見慣的原則,到了中國卻變成西方反華勢力的顛覆陰謀。像是非政府組織專注於推廣人權或工人權利,就曾被中國政府指控危害國家安全;美國追求網路自由也與中國主張網路主權互有牴觸,特別是當中國利用網路擴張自己的影響力,更讓美國反感。

最後,要知道美中之間的競爭無可避免,但要如何適應與管控,則屬無法預測的問題。至少到目前為止,雙方都還在測試底線,限制過度的衝突。在川普第一個任期內,他為達成貿易協定,對新疆維吾爾、台灣等敏感問題相對沉默,但部分議題也會迎合美國大眾的期待,如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更不祥的徵兆是,美國人民對於中國的觀點正在轉惡。最近的民調顯示,除了反感不斷上升、好感屢創新低,有一個趨勢值得關注,那就是中國不只在經濟層面構成威脅,越來越多美國人民亦擔心中國的軍事發展。

這些會給華府有志於大位的政客操作中國牌,也暗合習政權將美國作為頭號大敵的目標。不難想見未來四年美國無論哪黨執政,美中勢將加劇衝突,世界也將更為分化。

美中關係正常化以來,商業利益長期掩蓋了兩國制度根本上的矛盾。 圖/法新社
美中關係正常化以來,商業利益長期掩蓋了兩國制度根本上的矛盾。 圖/法新社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491/42657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的頭像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不動產大樹(樹哥)--資深不動產經紀人JERRY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