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個人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性別、族群、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都影響了人們能夠多大程度地為自己做選擇、在社會中流動。
在比爾.蓋茲(Bill Gates)近期主持的Podcast節目「Ask Big Questions」中,他請到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拉吉.切堤(Raj Chetty),更進一步地談到居住地區也會影響個人成就。切堤的數據分析資料顯示,若貧困環境中的孩子能夠移居到較好的環境,那麼終生收入很可能大幅增加。
蓋茲和切堤想強調的,是居住環境對個人發展的重大影響。然而他們似乎沒提到的是,儘管我們都知道自己居住的環境可能很大程度地限制了自己,但有多少人是真正有能力離開的?又或者,有多少人願意離開,前往一個可能令自己不適應的地方居住?
然蓋茲和切提並未直接討論到這點,但他們在另一個話題中也建議,政府可以減少疫情下對於人民的過多紓困補助,而將資源投注在經營「基礎的社區發展」上。這或許進一步回應了前面的問題:若移居充滿限制,那就好好經營地方,讓原社區條件變好,或是讓新社區變得對弱勢者更友善吧!
回到台灣背景,許多「孟母」、「孟父」所嚮往的宜居地,由於高房價、高租金,經濟困難的民眾事實上並不容易遷入。因此,政府也開始在資源相對較多的地區規劃社會住宅,希望資源不足的民眾,也有機會在良好環境立足、穩定發展。
然而,貧窮者在城市立足之前,得面對外界給他們貼上的標籤:對於集合式住宅的「貧民窟式」刻板印象。許多人會擔心,住家附近若有社會住宅,會不會使居住環境變差?會不會讓區段房價下跌?
事實上,為了避免弱勢聚居造成的社會歧視,近期興建完成的社宅,都有採取30%社經弱勢戶及70%一般戶的「混居」模式;其中健康、興隆、青年、東明等社宅,其一般戶中,更有10%開放給有心投入社宅社區營造的團隊(青創戶)入駐,有人稱之為「創意混居」。
一般戶與社經弱勢戶的混居,讓弱勢的標籤不過於顯眼,同時也讓人們能在日常生活中看見、理解彼此真正的樣貌;而在「創意混居」模式中,青創戶舉辦的社區活動,不只社宅居民可以參與,更開放給周邊鄰里,這便是讓不同社會階層、社群的溝通對話,能頻繁地發生在都會中。
就像蓋茲和切堤所說的,貧窮者需要良好的環境;在台灣,沒能力花上大筆金錢住進好社區的社經弱勢民眾,便需要政府和願意投身經營的團隊,透過資金挹注及社區發展,讓一個個住得起、住得好、且對弱勢友善的社區遍地開花,使在起跑點落後的民眾,也能擁有安心居住、完成理想的空間。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住展房屋網》官網;《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506656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