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年前,曾有學者稱台灣「瀕臨死亡」,當時台灣正面臨企業外移中國,薪資成長幅度停滯等問題,因此就連這樣極端措辭都獲得廣泛認同。然而,2020年,台灣再度成為全球成長最亮眼的經濟體。

 

防疫成功,電子產品需求熱,撐起台灣經濟成長

根據《彭博》,台灣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會成長2.54%,比8月份的最新預測1.56%多了一個百分點。第三季度GDP上調至3.92%,是自2016年第四季以來最快的成長速度,這也讓台灣在這幾十年來,首次重返亞洲四小龍的風光時期。

《經濟學人》分析指出,台灣經濟表現相對亮眼,要歸功於與疫情相關的兩個因素。第一,台灣政府在疫情初期就保持高度警戒,防疫措施「超前部署」,密切追蹤接觸者和旅遊史;台灣民眾也都很配合戴口罩防疫,使台灣成為全世界唯一沒有實施嚴格封鎖令的國家。

 

也因為民眾生活基本上跟疫情前一樣,國內零售業和餐廳的營收不但未受疫情影響,甚至比去年同期增加。元富證券投資諮詢公司(Masterlink Securities Investment Advisory)的經濟學家徐若安(Anita Hsu)接受《彭博》採訪表示,台灣國內消費顯著增加,振興券的刺激應該足以抵銷國外旅客減少的損失。

 

另外,則是因為台灣受惠於疫情下的居家辦公潮。電子產品佔了台灣出口的三分之一,無論是半導體或是電腦伺服器,台灣製造商都能滿足全球需求,居家辦公的趨勢,助長了電腦、平板或耳機等產品銷售,使得台灣廠商從中得利。2020全球貿易額萎縮10%左右,但因為台灣的出口商品剛好是電子產品,反而出口增加5%。

 

雖然該報導指出,上述兩個優勢是搭著疫情而成立,但台灣同時也是中美關係緊張的受益者。為了不被美國加徵關稅,台灣許多大牌像是捷安特、仁寶電腦等,都將業務移回台灣,台灣2019年固定資本投資寫下4.3兆元的歷史紀錄。

 

台商回流會讓台灣經濟再起嗎?

據《經濟學人》報導,台灣企業因為地緣政治、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消逝,且出現接班斷層,近年紛紛出走。

 

若這波台商回流潮能延續,將減緩企業、工作機會不斷外流中國的隱憂,過去中國與台灣的競爭關係,也是台灣薪資停滯的原因之一。

 

但,台商回流,不代表台灣從此前景一片光明。

 

台灣出生率全球倒數,人口正式迎來負成長,作為一個島國,先天優勢不多,既有條件仍有不少侷限。除此之外,台灣出口高度依賴中國,有將近4成的產品出口到中國和香港,經濟學家陳建良甚至直言:「台灣無法擺脫中國,尋找其他的經濟引擎。」

 

然而,《經濟學人》認為,中國對台灣產品的需求,和台灣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需求一樣大,像是在半導體產業,台積電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就算中國想打造自己的「紅色供應鏈」,也絕非短期間能趕上。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也向《經濟學人》表示,台灣必須在醫療、電池等產業,締造像半導體產業一樣不可取代的地位,有更多高價值的市場作為靠山,將有助於台灣免於遭中國施壓。

 

(參考來源:The EconomistBloomberg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074922?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的頭像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不動產大樹(樹哥)--資深不動產經紀人JERRY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