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減少與衰老的問題,時不時躍上新聞版面,這些議題都被大家廣為討論,其中,最讓國際社會驚訝的莫過於空屋過多,開始有免費送屋或1日圓出售別墅的新聞。
身為台灣人的我們看到日本的一般房價,都會驚呼實在好便宜,對於房地產大拍賣的情況,簡直是打破思考邏輯;住在日本的期間,我正巧碰上連續性的天災,原本就長期存在於日本社會的空屋問題更顯雪上加霜,於是在地方政府與社會組織的推動下,推出了「空屋銀行」這個平台。
〈現實狀況〉售價便宜 依然難銷售
空屋銀行如字面所見,是一個提供閒置房屋的平台,上面的房地產價格低於市價。
寫到這,大家應該會覺得這些物件一上線就會被搶購一空吧!但是真實的情況卻完全相反,日本的房地產市場除了極為飽和之外,買家又高度理性,一個原本就是買家占上風的市場,遇到表面看來可以撿便宜的商品,不但沒有急著搶購,甚至更加小心翼翼地盤算出今後會衍生出的龐大成本,以至於空屋銀行的物件總是很難成交。
物件會放上空屋銀行平台,多半是一般房仲業也很難估價的不動產,例如:閒置多年又年久失修、在極為偏僻的地區、每年要支付高額管理費的別墅、或是溫泉區的休閒住宅,物件的來源目前多是繼承來的物件,屋主從長輩那邊繼承來的不動產,管理上路途遙遠,時間也讓人分身乏術,有時因為有兒時記憶而在第一時間難以割捨,所以有了一大段時間的閒置期,最後在各種時間、金錢、成本下,用遠遠低於市價的價格出售,但買家考量過修繕成本與必須支出的時間精力,這一大堆老房子就算處於交通方便的地區,都無法成交,原本就難以成交的物件在多天災、高人力成本、高稅賦的時空背景下,空屋銀行平台成為難上加難的成交區塊。
〈實地參觀〉老房子 歲月停格
我本身在尋屋歷程中,親自參觀過幾處空屋銀行的物件,一開始個人就鎖定要住在鄉下,所以選項就更多了,除了有昭和時期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也有二次世界大戰前就存在的歷史建築,在當地做為外國人的尋屋過程,驚奇度更勝土生土長的日本民眾。
之中個人印象最深之一,是一處閒置17年的住宅,以空屋銀行的物件來說,房屋年份雖不算久,只有約40多年的屋齡,卻閒置整整17年,屋主因為工作地點離此非常遙遠,於是在完全沒有整理的情況下,就委託給代管公司,我入內見到時空完整停止在17年前,時鐘與月曆都停止在最後運行的那一刻,屋內並沒有霉味,也許是因為在鄉間且建造時通風設備良好,家庭設備全數都在,廚房調味料與清潔劑包裝至今未變,感覺就像上一秒還有人在做菜,桌上有食物、碗盤都未收拾,似乎屋主只打算暫時離家,卻時隔17年都沒有再回來過。
起居空間看出居住時皆保持整潔,全家照片都整齊擺放懸掛,從房間擺設推測出是3人幸福的小家庭,二樓完整保留兒子前往外地讀大學前的完整模樣,書本按造目次整齊排列於書架上,是報考東京大學的參考書,書桌整齊放著文具,床鋪平整,床單下有枕頭,一切井井有條,看來母親經常打掃這個房間並維持原樣,隔壁是父親的書房,偏愛純文學的作品,藏書量驚人,書桌上的薪水袋標明日期並用橡皮筋分疊整理,筆記本攤開,在書寫的瞬間離開書房就沒有闔上了……
這次看屋的深刻經歷,如同看了一齣溫馨的家庭電影,幸福家庭的瞬間被完整靜止在17年前,這個家沒有人再回來過,也許這也是屋主閒置多年,捨不得處理的原因,一個沒有人的屋子還是停格在幸福的那一幕。
〈作者小檔案〉
插畫家、繪本作家,現居日本九州的大分縣鄉間,作品散見於報章雜誌、圖文繪本、文學封面。個人著作《我最想做的事》、《淚光閃閃的巴黎》……等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