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擁有最多房產的「好野人」在哪裡呢?答案是新北市。財政部統計處統計,去年國人在國內擁有逾10間房子的「房地產大咖」有5305人,第一多為新北市的1361人,第二是台中市的878人,第三則是台北市的756人,接序是桃園、高雄、以及台南,「超級大戶」八成集中在六都,且擁4戶以上者多非自住用途;根據內政部公布數計估算,去年第四季新北市購屋平均總價為1154萬元,推算擁10戶房產的總價值,至少達1.15億元,堪稱「國家認證最肥房東」。
 
8.4萬人擁4戶房產
財政部統計處《房屋稅徵收概況及稅制變動前後之比較》報告指出,2018年全國2300萬人中,有房屋者為906萬人,持有1戶者占88%。六都中,持有一戶的以高雄市92.4%最高;台北市持有一戶的比重86.5%,是六都中比率最低。持有2戶者比重以台北市達1成最多;而 4 戶以上者,雙北占比皆為 1.4%,其餘縣市除台中市外,皆不及1%。
 
財政部統計處研究員石代維表示,擁4戶以上的多非自住用途,去年全國有8.4萬人是持有4戶以上的房地產大戶,人數最多的是新北市2.2萬人,及台北市的1.3萬人;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坐擁4房以上者,占有房者比率皆超過一成,其餘縣市則未達一成。

以長期持有二手老公寓或電梯華廈估計10戶房產價值,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據實價登錄資料,去年新北公寓平均成交788萬,如擁十戶,總價達7880萬,而去年新北大樓華廈平均成交1382萬,如擁十戶,價格高達1.38億元。而若據內政部統計,去年第四季的新北市購屋平均總價為1154萬元,以此推算,擁10戶的房產價值,粗估達1.15億元。
 
房地產大亨八成在六都
而坐擁10戶以上的房地產大亨,最多恰巧集中在六都,石代維指出,第一名為新北市的1361人,第二是台中市的878人,第三則是台北市的756人,第四為桃園市的702人,第五為高雄市的 398人,最後為台南市的232人。
 
台北的李先生手中就有三戶房子,第一戶是位於中山區的30坪公寓,也是他的起家厝,當初購入時總價500萬元,目前房價已經到達1500萬元,等於漲了3倍,不過李先生捨不得賣,目前以每個月2.8萬元租給1對小夫妻;第2間房子則是買在內湖區的50坪電梯大樓,也是目前的住宅,買的時候總價2000萬元左右,目前也增值到3000萬元了;李先生最後第3間房子則是為了孩子讀書而買,買的是在台南的12坪套房,總價約300萬元。

李先生認為他手上有3間房子不算多,管理上不會很複雜,不過他認為擁有10間房子以上的人,「大概都是有錢多到搞不清楚,自己在哪裡有多少房子,應該會請專人管理及報稅,不用自己親力親為。」

包租婆擁4房月收5.3
台中市大里區的張小姐(45歲),目前手中就有4間房,一間自住、3間出租中;第一間是繼承媽媽購入的25年5層樓老透天,購入價格不清楚,現在是自住使用;第二間則是7年前購入位於西區大樓,屋齡17年含車位的2+1房,總價460萬購,入原本打算帶媽媽入住有電梯的大樓,但媽媽因不捨得離開原生地,遂作罷,目前出租2萬元,等於房租繳貸款。
 
第三間則是5年前購入位於台中美術館附近屋齡16年55坪4房,目前也是出租給家庭客,月租2.5萬含管理費;最後一間則是純投資產品,也是5年前購入位於勤美誠品附近22年屋齡的9坪套房,月租8千給一名護士,當初購入金額100萬,目前漲價到170萬。她說:「我投資的心得就是存房,挑房的地點都位在市區轉手率高,管理上其實並不會太困難,當包租婆6年來租客目前都沒換過。」
 
對於手中有10間房大戶的看法,她認為還是要看房產總價才能判定,如果都是套房產品努力存錢其實不難;至於報稅季來到,她笑說「每年五月手頭都很緊!」,但也因擁有4間房加上還在工作,委託親戚會計師代為協助處理。
 
房屋保值中高齡愛買房 
《蘋果新聞網》在北市隨機街訪民眾,沒買房的曾先生則覺得,如住中南部有十戶房並不意外,「可能十間都值200萬元,但如果有人有十戶帝寶,就非常意外。」 同樣沒買房的李小姐認為,部分人能擁十戶房,「顯示居住正義並不平衡,現在一般人的薪水收入跟房價支出相比,很不平衡。」

「包租公」律師蔡志雄說,擁10戶房子以上的超級大戶,在資產配置上,9成的財產可能都會壓在不動產上,年紀應多屬中年人以上,多數會有「有土斯有財」觀念,比起投資股票,房子具有保值作用,這些大戶會將手中一部分房子轉租,而一部分甚至甘願作非自住「空屋」,長期持有,買房買出興趣,就一路買下去。

蔡志雄說表示,擁10戶房以上的大戶,除一般房屋稅、地價稅,還多了囤房稅要繳;據規定,在台北市超過3戶以上,非自住的屋主,比起持有1戶的屋主,房屋稅率差近3倍,而地價稅1戶的稅率為千分之二,非自住則為千分之十,差近5倍,「大戶繳的稅對一般人來說,肯定覺得很多,但對大戶而言,就沒什麼影響」,且課徵的房屋稅是以政府認定的評定現值,相比之下,稅額相對便宜。
 
包租公二代連收租都懶
大晟開發機構執行副總陳智育說,一般擁第二間以上的房屋,多是以投資角度置產,多選「保值、好租」的地點購屋,擁十戶以上的大戶,多半以房養老,買來租人,並委託公司代租代管,陳智育觀察,年紀大的第一代因體力因素,無力經營出租事務,較年輕的第二代,可能寧願上班,也不想自己管理收租。
 
陳智育說,一般人覺得有十間房的繳稅金額很多,但對這些「大戶」真的沒差,他們一樣都是繳房屋稅與地價稅,但如有作出租,所繳的租賃所得稅會再增加,如果在台北出租,一間房收租3萬元,10間房一年即有360萬元,若再加上個人其他收入,繳稅時,可能相對是最接近課稅級距最高的一群。

非自住用宅3年增7萬戶
在《房屋稅徵收概況及稅制變動前後之比較》研究報告中,石代維指出,2014年起政府修正房屋稅條例,2015年至2018年間,全國自住用房屋較2015年增加約9萬戶,其中以桃園市成長5.5%最多,新北、台中、台南也有2%以上水準,台北市則逆向減少4.3%,反映房價、產業發展及人口遷移關聯。
 
而非自住用房屋,全國成長約7萬戶,增幅10.8%,六都以台北市增1.8萬戶最多,非自住用房屋的大幅增加,石代維認為可能與買房當房東,或建商惜售,或囤房狀況有關。
 
再以去年的全國房屋稅額來看,繳4千元以下的戶數有52%,佔逾半數,石代維表示,擁多房的持有人目前繳的稅是否真的很多,以他的立場而言,是「打上問號」。(黃政嘉、陳筱惠、陳建宇/連線報導)

擁十戶以上的大戶,多半以房養老,買來租人,並委託代租代管。資料照片
去年全國有8.4萬人是持有4戶以上的房地產大戶,人數最多的是新北市2.2萬人。資料照片
去年全台有房者為906萬人,雙北市四房以上的有1.4%。取自財政部統計處報告
近年六都自住用房屋人口變化。取自財政部統計處報告
近年六都住家非自住用房屋人口變化。取自財政部統計處報告
去年繳4千元以下的房屋稅戶數有52%,佔全台逾半數。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