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在2016年發布指令,要求「全國已興建、未興建的大樓社區,都應打開中庭,開放行人或車輛通行」,引發廣大討論,有對岸網友甚至像台灣網民般發起類似「佔領豪宅開放空間」的運動。事隔2年,開始有聲音認為不宜「一刀切」,因地制宜才是上道。
中國中央前年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製,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這個命令放在台灣,似乎等於要求大樓社區敞開大門,讓行人通行、抄捷徑到大樓後方的道路。
頒布之初,很快就引發各種憶測,包括因更多外人來到社區、或把車停到社區內,車位價格恐漲;社區捐出土地給公眾使用,建商也少了土地成本,連帶讓房價降低;有人認為社區內的店面,會更吃香,因為來客就更多了;有的則猜測,優質的物管公司,在這種社區內會更吃香。
當時也流行一個段子,就是開放社區政策後,網友想如此打開上海的某豪宅:「如果湯臣一品改為開放小區,我當天晚上就立即去那裡,燒烤喝啤酒,帶上高音喇叭,喝完了跳小蘋果。到時候,我通知大家。」顯見中國貧富差距情況,與台灣一般嚴重。
但對岸推出該法其來有自,中國郊區一個造鎮,至少3、5千、上萬戶起跳,佔地龐大,當都市快速擴張至郊區,這些造鎮社區反而成為「超大型路障」,導致一處區域的道路密度驟然降低,影響交通。官方要求社區逐步打開,就是為了讓社區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問題。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長趙一新指出,該《意見》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點是,高密度的路網,相對於多數城市擁有的疏路網,更適合步行、適合感受街區的生活,更能體現在街上行走的舒適性。
不過趙一新也認為,每個城市的情況都不同,不宜採用「一刀切」的方式。「總體而言,提高路網密度是一個大方向,但每個城市應該因地制宜地去解決問題。但未來新區的建設,一定要採取高密度路網的標準,另一方面,對於老城區的更新改造,也一樣應提高路網密度。」(洪子恩/綜合報導)
想了解更多建築房市訊息,請到蘋果地產王粉絲團
- Jul 24 Tue 2018 12:41
中國要求「開放社區中庭」 網友:一起來佔領豪宅吧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