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公有土地回饋為大學用地,臺北科技大學積極爭取建國啤酒廠都更計畫;針對外界對建國啤酒廠開發案引起的爭議,北科大30日以聲明稿回應指出,文化資產再利用是世界趨勢,工業地景文化、藝術、教育多元使用應為常態。北科大希望該案能順利通過,讓產學合作互蒙其利,節省政府服務支出,為台酒、市民、文創、教育創造多贏。
該聲明指出,該校並非建啤案都更程序拖延的主因,而是扮演消弭分歧、解決問題的角色,近日引起的爭議很遺憾被操作成利益算計模糊焦點,也犧牲了北科大全體學生權益。
北科大指出,台灣是民主社會,都市計畫的擬定、變更程序都需要公告徵求民意,審議公開透明,過程中任何個人、機關、團體皆可陳情及參與表達意見。都更程序涉及各方因素權衡考量,本就需要時日。目前建啤案主要計畫尚未公告實施,而主要計畫附帶的通過條件如回饋、增額容積、點交等議題,台酒與台北市府尚未達成協議,且該校是針對政府公有地部分陳情,無損台酒權益。
北科大根據107年10月2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所定案的版本指出,建啤都更案主要計畫通過的附帶條件是,台北市府與台酒須達成幾項協議,將達成的協議內容列入細部計畫,才能併同主要計畫一起公告。然而,雙方無法達成協議,最主要三個原因:(1) 增額容積的價金跟收益的問題,無法達成協議。(2) 台酒希望優先經營本應回饋給台北市府的土地,依法不能如此處理。(3) 古蹟跟歷史建物仍待整修後才撥交政府,但台酒希望現況交屋。
相較於其他公立科大的校舍用地,北科大平均每位學生可用校舍面積為15.76平方公尺(約4.7坪),校舍用地排名墊底。教育部103年評鑑就已指出該校學生學習空間及實驗場地面臨嚴重不足問題,108年評鑑報告更明確表示北科大「臺北市校區校地狹小,發及108年展空間受限。」
北科大台北校區為配合臺北市發展,貢獻校地開拓忠孝東路及建國南北路,校地由臺北工專早期的12.9公頃減為9.6公頃。同期間因台灣產業急需學技專精人才,培育學生人數從4千人成長至目前1萬3千多人。
該校重視實務教學及產學研發,受限空間長期嚴重不足,教師員額無法聘滿(僅有469人,不足128人)、教學空間受限(依學生人數規模應有128間教室,僅有85間)、難以滿足學生實務學習及老師產學研發需求。
該校認為,如果北科大無法在台北市找到更多空間作為校地,解決校地狹小的問題,勢必考量是否遷出台北市,但搬遷的選項恐非台北市作為積極發展科技文教的國際一流城市所樂見。若是學校可順利整合鄰近建啤都更案的公有土地,將更能有效發揮行政、教學及研究的資源綜效,紓解校地不足、發展嚴重受限的困境。
該項聲明也指出,北科大希望公地公用,此案應回饋給台北市府的40.5%土地和國產署所有的15.45%面積,若交由該校經營,將有效解決政府和台酒雙方無法達成協議的僵局。「北科大提案與台酒的文資規劃高度相容,北科大將是建啤文資保存活化最佳單位。」
該校指出,若能取得回饋台北市府的40.5%土地,現有建物包括倉庫、包裝工廠、行政大樓,都不用拆除,可作為實習工廠、產學研發及教室教學場域。會以107年10月2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定案的版本為尊,尊重《都市計畫法》、《文資法》、《國有財產法》、《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辦法》,將按相關法規來規畫使用公有土地。
在古蹟維護保存方面,北科大擁有建築、設計、工程、文化事業發展等相關專業人才;在啤酒產線保存方面,北科大擁有生物科技領域科系,更有廣大的校友支持。全校可協助台酒規劃,建立有關古蹟、歷史建築調查、研究、保存、維護、修復及再利用的完整資料;以公有空間、建築物辦理相關教育、展覽、經營管理等活動及教育推廣。「北科大有足夠能力,將公有空間及歷史古蹟建物作最妥善的保存維護與再利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