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聯儲報告顯示,美國家庭淨資產創下100.8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圖為美國民眾在超市排隊結賬。美聯社
本報訊
美聯儲在最新發布的資金流動報告中,公布截至2018年3月31日(一季度)美國家庭財富的新情況:今年一季度,美國家庭淨資產增加了一萬億美元,史上首次突破100萬億大關。而房地產增值、股市長牛則是家庭財富增長的主要原因。
根據美聯儲公佈的最新資金流動報告顯示,美國家庭淨資產有史以來首次超過100萬億美元,創下100.8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據《華爾街見聞》報道,一季度,美國家庭總資產增加1.1萬億美元,達到116.3萬億美元,其中房地產佔28.4萬億美元,養老金為23.3萬億美元,公司股票也達到17.6萬億美元;同時,美國家庭負債總額也僅增長440億美元至15.6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住房抵押貸款的10.1萬億美元,消費貸款則佔到3.8萬億美元。
美國家庭淨資產連續第10個季度增加,增加的一萬億美元主要來自房地產估值4900億美元的增長,以及各類金融資產5110億美元的增量,包括公司股票、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和存款等。雖然第一季度波動性回歸,3月美聯儲加息讓股市長牛受到影響,但屢創歷史新高的股市,仍然讓美國家庭財富劇增。而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上漲,也讓地產估值上升,使美國家庭財富進一步增長。
10%人擁近90萬億美元
家庭財富持續增長,無疑是個好消息。不過美國和全球多個國家一樣,面臨一個相似的問題:貧富差距。家庭淨資產的增加,往往只是少數富有的美國人受益,而窮人的境遇似乎難有改觀。
喬納森.莫伊是美國奧克拉荷馬城一所高中的數學老師,他在美國屬於典型的中產階層。然而,為了養家餬口,他每天必須從事不同的工作。上午在學校上數學課,下午擔任校車駕駛員,傍晚時分來到附近的體育場擔任棒球、足球和摔跤教練。幾份工作加起來,每年稅前收入勉強達到3.6萬美元,僅僅夠一家4口的基本開支。而在美國居民收入鏈的另外一端,最富裕的10%家庭年收入達17.05萬美元,幾乎是美國平均收入的3倍。喬納森.莫伊的故事,折射出了美國不斷擴大的貧困和社會不平等的事實。
據德意志銀行研究顯示,目前美國財富分配不均程度,與1930年大蕭條時期一樣嚴重,美國0.1%富人所擁有資產與90%的窮人一樣多。且自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最富裕的人財富不斷增加,而底層90%的家庭財富不斷減少。
41%人拿不出400美元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每三年公布一次家庭財富分配資料。最新公布的2016年家庭財富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美國財富分配中排名前10%家庭擁有76%財富;處於夾心層的51%至90%美國家庭擁有23%財富;而財富分配中處於底部50%的家庭,只擁有1%財富。也就是說,1.1萬億美元增加的資產中,約76%的資金屬10%的人口。這也意味著這10%的美國人口擁有近90萬億美元的財富,而美國一半人口實際上財富很少或者深陷債務之中。美國財富分配不均現象隨著時間推移,有逐步惡化的趨勢,財富兩極分化的「馬太效應」顯現。
美聯儲在5月還公布了關於2017年美國家庭經濟狀況的報告,報告顯示,雖然美國家庭的整體財務狀況有所改善,但如果不靠借或其他方式,仍有41%的成年人拿不出400美元的應急錢。除了沒有應急存款外,還有22%的成年人付不起每月的消費賬單。在這群人中,有1/3的人表示他們只能付部分的房租和水電費,有時徹底無法支付這些賬單。退休儲蓄方面,60%的成年工作者認為他們退休後可能會面臨經濟方面的問題,25%成年工作者則沒有退休儲蓄或退休金。與此同時,60%有自主退休儲蓄賬戶的成年工作者在投資方面感到吃力。和中國一樣,美國退休人員收入也主要來自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