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0年10月8日】(本台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近期,中國恆大流動性問題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這使得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不斷上升的債務問題再度成爲關注焦點。據澳新銀行研究數據,2021年,中國房企將有775億美元在岸債券到期。

美國財經媒體《CNBC》10月7日報道, 上月泄露的一份有關恆大現金流的文件,進一步突顯出人們對中國開發商流動性的擔憂。

分析人士警告說,2021年之前,這也增加了開發商在債券市場償還債務的壓力。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是亞洲最大的垃圾債券發行者之一,根據Refinitiv的數據,去年共發行了462.3億美元的垃圾債券,是2018年的兩倍。垃圾債券是一種非投資級的債務證券,具有很高的違約風險,因此,通常會以較高的利率來補償這種風險。

評級巨頭標准普爾全球評級公司將恆大集團的評級從“穩定”下調爲“負面”,稱其流動性正在減弱。

標普認爲,“由於債務規模巨大,恆大在提高流動性方面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標普表示,截至6月30日,恆大短期債務爲人民幣3,960億元(合580億美元),部分原因是由於大流行期間出現了機會,加大了土地和項目的收購。

澳新銀行(ANZ Research)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恆大事件雖然未經證實,但中國開發商的現金流狀況和槓桿比率“加劇了市場擔憂”。

澳新銀行表示,中共政府將出臺相關規定,迫使企業限制債務,這可能給他們帶來更多問題。

澳新銀行說,“(恆大)事件在未來幾個季度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構成了事件風險,我們不能排除在去槓桿化過程中更多開發商面臨挑戰的可能性。”

澳新銀行的分析師稱,明年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可能面臨越來越高的債券還款壓力

澳新銀行研究顯示,到2021年,中國房地產企業有人​​民幣5,260億元(合774.6億美元)在岸債券將到期,比今年到期的債券高出16%。此外,中國房企明年還將發行約500億美元的離岸美元債券,比今年增加47%。

數百億美元的債券將在明年到期,分析師警告說,在這種緊縮的融資條件下,需要重新發行債券以籌集現金的開發商可能會遇到障礙。

責任編輯:宋月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幷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29829?lang=b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