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米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威爾森(Robert B. Wilson)因改善「拍賣理論」及研發新拍賣形式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明郎表示,透過他們研發的模型,可設計拍賣機制,使標價更朝向「最接近競爭市場價格」,讓社會利益最大化。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長期研究賽局理論,他指出,「拍賣理論」是賽局理論延伸出來的領域,目的就是研究透過哪種拍賣機制,能讓市場更有效率。中研院經濟所長陳恭平指出,獲獎學者將「訊息理論」和「拍賣理論」融入既有的賽局理論框架,研究「不同訊息結構之下,對應不同的拍賣方式」。

 

「經濟學裡的效率就是讓社會福利愈高愈好」,也就是買方與賣方利益的加總;「最願意給商品合理評價的人得標」,讓社會資源分配最有效率。

 

陳明郎表示,由於資訊不對稱,傳統拍賣模式沒有效率,買方可能擔心自己出價太高而不敢出價,讓得標價格不符合競爭市場價格,但如eBay採用的「出最高價者得標、付次高價」方式,就能讓出價者安心給出自己心中願意購買的價格。

 

如此雖然賣家並沒有賣得最高價,但買家是給商品最高評價的人選,雙方利益加總為最大,無謂損失也愈小。

 

陳恭平說,生活中可以拍賣的產品和形式非常多,從土地、房屋、債券、股票、骨董、網路關鍵字到5G頻譜等,每種拍賣,都會因買賣雙方對於產品價值的訊息和認知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拍賣方式。

 

陳恭平舉例,拍賣會上常見「贏家詛咒」,假設今日拍賣一座森林的礦產,礦產的儲藏量是固定的,但買家會有不同預期猜測;這時,過分樂觀者將會吃虧,他會出較高價,但較容易得標,在他得標的那一瞬間立刻成為「壞消息」,因為期望值是負的。

 

若今日拍賣一支蘋果手機,買家對產品全然了解,但產品在每個人心中的價值並不同,陳恭平說,這就是訊息結構改變後,對拍賣的影響。

 

陳恭平指出,這兩位學者曾替許多國家設計「頻譜拍賣」規則,在數量並非唯一、買家不需全拿,且每位買家需求不一的情況下,透過拍賣創造政府最大利益,是少見具高度實用性的理論。

https://udn.com/news/story/120764/493055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的頭像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不動產大樹(樹哥)--資深不動產經紀人JERRY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