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林雯婕27日上海專電》隨著政府樓市調控措施的實施,一方面是熱點
城市嚴格的限購限價,另一邊是銀行貸款收緊,加上人民幣大幅貶值,令火熱房地產市場一下子
降溫了。上海不少土地出讓都是以底價成交,甚至還出現土地流拍現象,可見房地產商資金亦開
始緊絀。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東區董事長朱兆榮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指,在這樣的背景下,
看到有的房地產商想要退出一些項目,可是現在市場上的買家資金儲備亦不足。「貨放出來多了
,但是成交很少,今年以來大宗交易量連去年一般都沒有。去年買家很多,或放出來也有,因為
貸款融資還能做。」
  第一太平戴維斯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內地大宗成交總額為242億元人民幣,僅為
2017年上半年的二分之一。
  對於土地市場轉冷,朱兆榮認為,政府對一手樓的限價影響較大。今年開發商拿到的預售價
只是比土地價格高出2成左右,並不是很吸引人,而且也看不到樓市政策會放鬆的跡象,再加上
未來還將推出房產稅,可以預期樓市是一定會降溫的,所以開發商並沒有動力積極地拿地。然而
,朱兆榮強調,房地產仍然是一個穩妥的投資,「住建部提出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說明
政府也想房地產平穩一點的。」
 
*上海優秀商業地產遠遠不夠,期待新零售回歸*

  在零售地產方面,早期的上海只有百貨商店,且只用簡單的「第一百貨商店」、「第二百貨
商店」依次命名,直到香港開發商把國際化的物業管理經驗和營運模式帶入內地,上海才出現了
現代化的購物中心,隨後一發不可收拾,各種形態的購物中心在上海各區拔地而起。朱兆榮坦言
,從體量來講,上海的商場早已飽和,但是優秀的商業地產,對這2000多萬人口的城市來說
並不多,做的好的商場幾乎可以用手數出來。
  「現有的沒做好的商業地產的量很大,未來這些商場的改造升級是一個趨勢,無論是硬件方
面還是軟件方面。零售行業這幾年大家都在改變,租客在改變,業主也在改變,所以做商業地產
的人未來10年有的忙了。」
  在商業地產本身量過大、營運經驗不足以及網購的衝擊下,近年實體零售業進入寒冬,愈來
愈多的實體店關門謝客。為填補空出來的租鋪,商場只能納入更多的餐飲食肆。而餐飲比例過高
又會產生新的問題,那就是餐廳的同質化程度過高,有些餐飲人滿為患,有些卻無人問津。就在
業內對此都毫無頭緒的時候,「新零售」的出現給商場經營帶來了一絲曙光。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可以看到零售店開始回歸,帶著一些新的概念,包括一些體驗式零
售或者說跨界經營。這比較像2012年運動行業回歸時的景象。早年運動品牌店開得太多,在
2008年奧運會後運動零售業進入低潮期,很多店鋪都關門。但隨後NIKE等一些品牌帶著
全民健身的概念重新起步,推廣馬拉松、瑜伽,把買賣關係變成了銷售一種概念,吸引了一大批
年輕消費者。」他笑說,「以前可能一個人只有兩雙運動鞋,而現在跑步、做瑜伽都會需要不同
功能、不同類型的運動鞋,這就體現出產品的變化。」
  對於零售市場的前景,朱兆榮指,他一直看好中國的零售市場,「從來沒有動搖過」。因為
中國人喜歡消費,願意嘗試新的東西。他相信,中國商業地產未來會發展出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的頭像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不動產大樹(樹哥)--資深不動產經紀人JERRY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