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央銀行採取震懾政策的時代已經過去。
主要國家央行靠貨幣政策對抗金融危機已逾十年,今年又勿促上陣以支撐全球經濟成長,當未來十年經濟再走下坡時,決策者可用的辦法少之又少。
自2008年來全球央行降息逾750次,導致利率不是在歷史低點附近就是已經負利率,引發貨幣政策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的疑慮。
與此同時,主要央行又在啟動量化寬鬆,開始購買債券,總計已購買逾12兆美元的金融資產,卻仍不足以提振通膨。
聯準會(Fed)、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未來兩周內將舉行今年(也是21世紀最後十年)最後一次決策會議後,接下來的十年,各大央行將面臨最大考驗。
令人倍感憂心的是,1990年代初以來困擾著日本的經濟成長低迷、通膨疲軟,如今也成為全球現象。美國銀行分析師等人警告,投資人要提防「量化失靈或貨幣政策無能為力」。
日本央行前執行理事門間一夫表示,「當大家發現央行長期抗戰徒勞無益後,會開始自我調適更接近現實的觀點。」他說:「未來貨幣政策的效力將明顯有所局限。就算是有,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會成為更大的問題。」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最近一份研究推斷,各大央行可用彈藥無幾。Fed有相當於5個百分點的降息空間,或許可以對抗較溫和的衰退,但歐洲央行和日銀只有1個百分點可用。
品浩(Pimco)上周加入歐元區和日本實施負利率有害無利的論辯。品浩認為,利率降至零以下壓縮銀行的獲利能力,因此減少放款,打壓市場回報乃至於消費。
中國的決策者不希望犯下部分央行實施負利率的錯誤。人行行長易綱在最近撰文強調,中國將堅持傳統的貨幣政策。
這表示,不該指望央行再充當超級英雄來解救全球經濟,是該召喚財政主管當局的時候了。
英、日已開始這麼做。日本上周四公布振興經濟的刺激方案,英國大選已敞開回復1970年代大舉支出的門戶。不過,因預算赤字和政治立場的差異,很多國家恐怕不會跟進。
留言列表